电商与金融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在交易的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可能需要金融服务,而电商平台积累的交易数据可以为融资提供重要的参考。阿里、京东这些大电商平台都一早看到这点,纷纷成立金融事业部,撇开银行自己来抢占这块市场。而作为银行,理所当然想建立电商平台,通过数据来降低其风控成本,也可以向企业营销更多的金融服务。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干。综观目前所有银行系的电商平台,如建行的善融商务、工行的融e购都没有发展成型,究其原因我认为有:
1、互联网“赢者通吃”的特性决定只有市场前几名才能存在,电商市场已经被巨头霸占。
2、电商平台前期都是烧钱来赚人气,银行体制决定没有领导能承受多年的亏损,多年没出业绩位置很容易不保。
3、银行僵化的体制无法满足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银行开发一个功能得经过几个部门的评审会签,从立项到动手开发起码要一个月时间,这 在互联网企业可能都变了几个版本。
想做大而全的电商平台基本是死路一条。但银行切入电商也不是完全失败的,目前中信银行的信E付算是较为成功的例子。其模式其实应该算在线供应链金融,与第三方开发公司合作,开发系统对接核心企业和下游的经销商。经销商可以在软件上下订单及支付货款,也为经销商提供简单的ERP功能。其优势为订单与货款能自动对账,减少企业和经销商很大的工作量。而且,目标市场比较明确,就是食品饮料等个人消费领域。银行负责资金结算以及客户营销,第三方公司负责系统开发及技术支持。这种模式的关键是能与核心企业的系统打通,让核心企业运用其强势地位来拉动经销商采用线上方式。当然,线上模式也确实给经销商带来便利。从这个角度思考的话,那电商的关键是怎么拉动企业和其交易对手都加入电商平台。因为,银行的地推团队可以说服当地的企业进驻平台,但如果企业的对手不在的话,那交易也无法线上完成,自然很快就会弃用了。而核心企业对经销商有较大的控制力,使得他们必须也加入平台,从而解决了交易对手的问题。这是不是这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呢?我也不是在这个领域工作,希望有业内人士来分析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