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唐诗三百首-110

唐诗三百首-110

作者: 芦苇在读读写写 | 来源:发表于2025-01-28 18:38 被阅读0次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孟浩然在长安的街头踽踽独行,身后拖着一道长长的影子。这道影子,不仅投射在长安的街巷,更投射在中国诗歌的长河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他的寂寞,不是故作姿态的清高,而是一个真诚诗人在现实与理想夹缝中的真实写照。在这首《留别王维》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离别,更是一个时代文人的精神困境。

孟浩然在长安的日子,是一曲孤独的咏叹调。他日日徘徊在权贵门前,却始终无法叩开那扇通往仕途的大门。"朝朝空自归"中的"空"字,道尽了一个寒门士子的无奈与辛酸。这种孤独,不仅源于现实的失意,更源于精神上的格格不入。在功利的长安,他的诗心显得如此不合时宜。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这两句诗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芳草象征着隐逸的理想,故人代表着现实的牵绊。这种矛盾,是古代文人普遍面临的精神困境。孟浩然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始终保持着对理想的真诚向往,即使这种向往注定要与现实发生冲突。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这两句诗既是对现实的清醒认知,也是对自我的坚定确认。孟浩然深知世道的艰难,却依然选择坚守内心的寂寞。这种坚守,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一种积极的自我确认。在寂寞中,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孟浩然的寂寞,是中国文人精神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诗人注定是孤独的,因为他们的精神世界永远高于现实。这种孤独不是失败,而是一种超越。在功利的时代,孟浩然的寂寞提醒我们:真正的诗意,往往存在于对世俗的超越之中。他的《留别王维》,不仅是一首离别诗,更是一曲寂寞者的精神独白,穿越千年,依然在叩击着每个真诚者的心扉。

相关文章

  • 读《唐诗三百首》(110)

    《唐诗三百首》第110首,刘长卿的“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原文】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

  • 2018-09-06

    字号 110 110 110 110 110 110

  • 我和唐诗三百首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吸引着我留意唐诗三百首,淘了几个版本的唐诗三百首。为着那熟语中的远景。 ...

  • 2020-09-12

    双人110*180 单人110*110 抱枕45*45 50*30

  • 绝句

    唐诗三百首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定要读一读《唐诗三百首》。今天我开始重读《唐诗三百首》,我选...

  • JS 对象,数组去重

    var obj = ['110', '120', '110', '114', '115', '115']; ...

  • 每天写一写

    唐诗三百首,每天必须有!

  • 每日记

    1,【每日必修课】: (1)写作:坚持110天 (2)阅读:坚持110天 (3)学习营养课程坚持110天 (4...

  • 酷乐

    110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诗三百首-1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hdy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