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莎士比亚晚年的作品,大概创作于1611年,5年后他就去世了。所以在语言艺术上,没得说,相当出彩,毕竟此时的莎翁恐怕已如解牛的庖丁了。
文章不长,至多算个中篇,但修辞,人物刻画上很成功。我最喜欢文中几次写书的段落,大约有三四次写普洛斯比罗好书,写的相当新颖,让人眼前一亮。
戏剧以普洛斯比罗宽恕他的仇人结尾令人大感意外,正常发展来说应该像基督山伯爵那样痛快淋漓的报仇雪恨才对,作者却选择了和解,或许这也跟莎翁年事已高,心境不同有关,化干戈为玉帛,就像普洛斯比罗的女儿米兰达所说:这是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米兰达可以说得上纯洁,善良,就像歌德《浮士德》里的格蕾辛,只是她与斐迪南的爱情要比格蕾辛幸福。不得不说莎士比亚和歌德都是写爱情的好手,一浓烈一缠绵,各臻其极。此外,男同胞们要好好学习下斐迪南的这张嘴,说起情话真是天下无敌:
“只要我能在我的囚牢中每天一次看见你,这地球的每个角落就让自由的人们去受用吧,我在这样一个牢狱中已经觉得很宽广了。”
“为了各种不同的美点,我曾经喜欢过各个不同的女子;但是从不曾全心全意地爱上一个,总有一些缺点损害了她那崇高的优美。但是你,这样完美而无双,是把每一个人的最好的美点集合起来而造成的!”
暴风雨这个剧名也挺有意思,既指普洛斯比罗兴起的暴风雨,又暗含人生经暴风雨的洗礼后人性光辉得以显现。
另外要说说朱生豪的翻译,确实非同寻常,译文精妙。在莎士比亚作品的推广上朱生豪真是居功至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