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父子同游陕西黄陵,老爸在一棵五千岁的神树面前,足足呆了一个多小时,于是才有了一场父子之间的对话。
儿子:老爸,我看您在这棵树面前待了一个多小时,想什么呢?
爸爸:我在想老子的《道德经》。
儿子:一棵树与《道德经》有什么关系?
爸爸:关系可大了!
儿子:您说来我听听。
爸爸:你看这棵树根深叶茂,下吸土地的水份和营养,叶子与天上的太阳发生光合作用,采天地之灵气,这就是这棵树的长寿之道啊!
儿子:那什么是树的德呢?
爸爸:
一场父子的对话德字在甲骨文中是一只眼睛只盯着正前方,不为旁门左道所诱惑。这棵树直冲云霄,永远朝着神仙居住的地方,故为神树之德。
儿子:那人为什么活不长呢?
爸爸:本来人的预期寿命是175岁,由于人们没有遵循养生之道,熬夜、酗酒、抽烟、生气、贪婪等,就折去了不少阳寿。又由于人成年以后,失去了赤子的率直之德,变为无德之人,故又折去了一些阳寿。
儿子:为什么现在人们常常把道德仁义礼智信挂在嘴边呢?
爸爸:真正有道德的人是不会言说的,你看这棵神树,它说了什么吗?它什么也没有说,它只是遵道守德,就可活过五千年,到现在依然生机勃勃,所以我们要师法自然啊!
儿子,我告诉你一个规律,人们往往是缺什么就要什么,比如,缺少道德的人,往往把道德挂在嘴边上,喊出来。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儿子:和有学问的爸爸旅行,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人生道理,谢谢爸爸!
爸爸:孺子可教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