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自己的价值观;能发挥自己的长处;能对外提供价值;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95783/ee097c3e7b4dff1c.png)
01
—
从去年以来,我一直有这样一个理念:
做对选择要比单纯的努力勤奋重要得多,也只有方向对了,努力勤奋才会有意义。
当然,对“如何做对选择”我有我的一套基本逻辑。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要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然后用行动去多做尝试,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就比如,我有个价值观是长期主义--既不是自己单纯地喜欢,也不是因为这件事难,更不是贪图一时来钱快,而是对个人长期发展有价值。
所以,我一直在尝试写作。
因为我觉得写作既能锻炼一个人的基础技能,也是一个自我修炼的绝好方式。
而且,它能倒逼我不断地读书与思考,读书会让我的知识丰富,思考会让我的思维活跃。长期坚持下去,自己的认知一定会越来越清晰。
02
—
其次,深刻剖析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一个人只有认清自己的长处,把握好自己的长处,让自己做擅长的事,才能获得竞争性优势。
就比如,我的长处是思维缜密和理性,这个长处使我在工作生活中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遇到重大问题时,能理智战胜情绪,是动脑而不是动心。
所以,作为一名产品经理,我能深入分析用户的问题与麻烦,找出他们的目的,挖掘出真正的需求,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我负责的项目,不是简单地交付完成就结束了,我更是能验证是否对运营效率产生了提升,是否真正给客户带来了收益。
我开始尝试用我的文字,公开输出我的思考理念与做事方法论,我希望,哪怕只有一点零星的碎片,它也能产生价值,能被更多的人接受!
03
—
再次,做事情,要想清楚的不是怎么做,而是谁需要,有没有价值。
就比如,我正在从事的写作虽然不太能提供信息与视野,但能持续提供正能量和快乐的情绪!
而在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的时代,能持续提供情绪价值的个体,也能体现出其独特的价值!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有位朋友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看到这篇文章的那一刻,我的感觉就好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原来写作也能提供情绪价值;原来老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那是自我认知不足;原来当我的正能量足够强大时,我可以创造自主选择的生活。
04
—
我最近还有个感悟,就是“做对选择”也可能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可能在一开始,这个选择对我来说是“适合”的,但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它就不再是合适的了。
所以,我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审视自己的行动,判断它们是否仍然是我坚持做下去的事。
就比如,我以前把成长的重点放在心智的提升上面,但现在,我觉得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自我实现的基础。
所以,我目前正在关注以下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适当运动。
比如,我喜欢“快走”,现在基本每天能保持有一个小时左右的快走,大概能走6000步左右,基本满足了身体运动的需求。
第二件事是注意营养。
这方面其实还挺重要的,以前我只知道运动减肥,但恰恰迈开腿的同时还得管住嘴,保持均衡饮食,按需获取营养,才能避免肥胖和心血管疾病。
第三件事是疏缓压力。
这方面我的心得是让自己保持一定的“松弛感”:给自己做减法,懂得放弃、让自己做“少而正确”的事,否则既要、又要、还要,老是绷紧着个神经,必定会影响健康。
05
—
最后,总结一下:
做对选择,在适合自己的事情上持续努力,这样的成长变化才会有复利效应。
而对于做对选择,我的评判逻辑主要有三个:
第一、符合自己的价值观--至少要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然后用行动去多做尝试,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第二、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其次才是找到正确的事,并用正确的方法把它做好。
第三、能对外提供价值--愿意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能根据对方的需求,尽可能地给出对方想要的效果,带来必要的正反馈。
第四、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我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审视自己的行动,判断它们是否仍然是正确的事。
以上几个逻辑,正好覆盖了自己「自己要什么,自己有什么,别人需不需要,如何迭代」这几个问题。
这些问题值得我花时间琢磨,想清楚了答案,就意味着认知的突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