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伍绮诗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在这个家庭里,充斥着不平衡和沟通不良。妈妈玛丽琳雄心壮志,野心勃勃,一心出人头地,她的母亲却是认为女人该贤良淑德,埋头家政,却忘了她贯彻了她认为“正确的”家庭理念,但实际上她拥有的是一个破碎的家庭——丈夫早早弃她而去,女儿终其一生都未能与她和解,也带来了女儿一生的悲剧。爸爸詹姆斯是地道的华人,终其一生都是个勤奋聪明但孤独孤僻的怪人。玛丽琳或许是为了满足母亲的期待,最终放弃了大好的学业,草率迈入婚姻,有了孩子。不,应当是先有了孩子,才有了婚姻。孩子的出生更是完全打乱了她的生活,原本内心就不够强韧,又没有完全跟丈夫在心理上做好沟通,尤其是丈夫从小时候的经历认为,妻子不用出去工作是家庭幸福的标志。詹姆斯一生都在使自己泯然众人,玛丽琳一生都在出人头地,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把自己的期待施加于他们的女儿莉迪亚身上,爱和压力集中爆发,莉迪亚压抑的成长,沉重的负担,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断开——哥哥内斯急切地摆脱这一切,包括她莉迪亚,投入新的生活。连邻居杰克,莉迪亚借以反抗内斯的疏离的工具,都是有勇气默默爱着哥哥内斯的人。她的世界本来就岌岌可危,崩溃或者坍塌只在一瞬间。妹妹汉娜不知道母亲玛丽莲曾经的出走,为了寻找自我,也不知道正是因为她的降临使得母亲中断了追寻真正的自我的道路。她和姐姐不一样,善于隐藏自己是因为所有的家人都习惯性忽视她,既没有爱也没有带着压力的期待。哥哥内斯在混乱中找到了航天事业作为支点,也是转移注意力的最好办法。他爱妹妹,但不包括汉娜。他太想摆脱现在的一切,开启新的生活。毕竟,这一切都已经坍塌。
书籍的最后,父母亲的和解,孩子们的醒来,都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也许,莉迪亚用生命教会了他们一家如何去爱去珍惜对方,也在某种程度上终止了一代代重复的悲剧再次在这个家庭的成员身上上演。
可是,更多的家庭呢?能够勇于自省的家庭有多少,即便孩子死了,很多父母都是活在自己的一厢情愿中而不愿接受一个事实——他们做父母不合格,宁肯谴责孩子不珍惜生命。
现在网络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言诉说自己不想结婚更不想生子,不愿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一再上演。这是一代人身上的一种责任感吧,相比以前为了传宗接代、光宗耀祖、提高生产力而不断生育,无视养育重要性的父母观,一代代人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上一代父母在自己身上留下的伤痕,不同的是这一代人反思的更多,发表言论和想法的机会更多,隔空交流的机会更多,在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助力下,让他们有勇气有底气喊出来,我不想要家庭因为我负担不起另一个人生的成功或失败。先过好自己,是排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巴金《家》《春》《秋》三部曲中三个儿子就是鲜明的例子,受旧文化浸淫最多的大儿子一生守旧传统,绝不会彻底打翻现在的生活,二儿子新旧文化浸淫各参半,所以活得纠结矛盾,既不是新世界的人,也无法完全认同旧世界的三观,而小儿子则是彻底投入了新世界的怀抱,满怀激情希望投奔向了新文化,丝毫不能理解旧世界的大哥。一代代的人就是这样吧,逐渐蜕变。
后浪推前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