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自信似乎是我们的天性。总认为自己强比周围人强,制定计划时总是那么以为自己能干很多事,与此同时,我们又习惯性地低估他人。认为别人都不咋样,虽然**人事业有成,但他在某某方面不如自己。
这种系统性的偏差,恐怕只能用“冷冰冰”的科学来纠正,比如分数和名次。这种对自己的定位没有清晰的认识,一直选择回避问题的人,等到问题真暴露的时候,可能已经为时已晚了。我们需要了解真实的自己状况,需要危机感来激励自己不断成长!
要比较自己的排名,要用多大的圈子才算合适呢?圈子太小,会盲目骄傲,圈子太大,又会妄自菲薄,丧失信心---放在我身边人,我觉得自己还算努力专业也算不错,把范围扩大全市专业人群,我那学历、职称、就业的单位就提不起话头。其实范围的选择只是为了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既不应该盲目骄傲,也不必妄自菲薄。虽然 自己从来不完美,但这并不妨碍我朝着尽量完美的方向努力,尽管我知道永远也达不到。我得和昨天的自己比较 。
周围大概有150人,可能只有我一个人在写作,可否算领先了99%的人---如果你是持续写作的人,即便在150后面再加上两个零,估计你也会领先99%的人。何成为前20%的那群人。有的时候可能方法并不复杂:若是你能做到长期持续,就足以淘汰掉80%的竞争者了。你甚至不一定要做的足够好,只要能够不停的向前迈进,你就会发现其实能够陪你走完这段路的人并不多。笑来老师这句话真是给了我极大的鼓劲,虽然我现在不够好,但不妨碍我持续向前。
每当自己要选择一个突破,要选择努力,一看同事和朋友都在玩,自己都会给自己找借口,可以适当地玩,在玩中学习,更何况你的水平是在大多数人之上的---这是我们普通人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永远只选择“比下有余”,不抬头向上看。别人在玩,那可能是因为他已经攻克最困难的部分,而如果你和昨天的你一样,没有量变,就不要用劳逸结合的幌子为自己找借口。
有时候,仅仅比别人好一点点是没有用的,必须强很多才能体现明显的优势---例如,很多人都会一些英语,能看一些小短文,拽几句英文口语。或者就在投资自己能选择股票,偶尔跟上了大趋势赚了钱,遇到行情变化变亏损了,没有自己投资体系,并不形成自己独有优势。大部分人掉进去的坑就是:对自己要求太低。任何技能的打磨都应该尽量用一个高标准去要求自己。这个世界整体的趋势都是在加速,想要领先你需要击败的对手可能并不少。对自己要求高一些,你在以后的日子不被落下的几率才会大一些。
我没有一个技能处于群体中的前20%,因为我在不断提升自己身边的群体。---能够不被现状的优越感绑架,主动做出选择,这一点很不容易。很少有事情是线性发展的。简单来说,你从60分到80分可能需要一天时间。而当你真的跨入80分的门槛后,可能每增加一分都需要一天甚至更长的时间。等待自己的已经进入前20%想法被验证了以后再“跳上下一个平台”。
对现在的自己也不必妄自菲薄,也不盲目骄傲。什么样的年龄追求什么的生活,找到自己现阶段目标,持续向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