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7年9月下旬

2017年9月下旬

作者: 显拙 | 来源:发表于2017-10-31 22:18 被阅读0次

    2017-09-21见人所长

    【每日一问】

    到目前为止,哪一天、哪一件事情你至今想起仍然印象深刻甚至热泪盈眶?

    可能是人生经历还不足吧,没有立刻能想到的能热泪盈眶的事。印象深刻又很能影响我情绪的事有一件。

    在还不懂事的年纪,有一次放长假去外婆家住一段时间。有一天,应该是晚上,外婆端来一碗晚餐剩下的馄饨到我跟前,说我喜欢吃。我那时可能是和其他小孩置气,心情不太好,即使心里想吃,也赌气说不吃。最后,外婆吃了那碗馄饨。我心理非常懊恼,也非常愧疚。

    这件事情不大,却成了我最后悔的事情,每每想起来,都隐隐觉得心痛。我应该吃了那碗馄饨,不该因为自己的情绪拒绝别人的好意。所有对自己好的人,都值得被好好对待。

    【鲸打卡】

    大思想,不局限于自我

    不被个人狭隘情绪所阻碍,目标

    市场上收欢迎的产品是解决他人问题的

    砌砖和建高楼大厦

    分主次,抓重点

    多角度看待问题

    1、分主次,抓重点,事情纷繁复杂,不可能面面俱到,抓大放小,不纠结于细枝末节,把控大方向。

    2、不被个人狭隘情绪所阻碍。人生来是自私的,然后我们学会了分享,懂得了共赢。成长过程中,不免对他人心生嫉妒或产生不满,而嫉妒和愤怒产生的情绪蚕食我们的注意力,蒙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清什么才是对自己有利的。

    见人所长

    人生来自私,然后我们学会了分享,懂得了共赢,并同时实现了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很多人很容易被狭隘情绪所阻碍,比如嫉妒与愤怒,然而这种情绪只会蚕食我们的注意力,蒙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清什么才是对自己有利的。

    我自己还未能摆脱这两种情绪的影响。事实上,嫉妒与愤怒,煎熬的还是自己。

    【嫉妒:】

    小学四年级,我转学到一个班级,班上的副班长漂亮、高挑、成绩好、乐观、善良、阳光,于是内向的我也很快注意到她的亮眼,我嫉妒她那么受欢迎,而又责怪自己做不到。

    当我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感觉,并且隐隐有想要伤害她的冲动时,我对自己感到害怕,于是我告诉自己,我是在羡慕她,我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嫉妒情绪,尽管有时眼红到牙痒痒。我开始和她交流,我想通过和她的接触,能够消解我不好的情绪,我想,她一定很好,因为我也挺喜欢她的。

    我和她经常在放学路上聊着天,聊着她家里的事情,聊着她当班委受到的委屈,聊着她感受到的别人的排挤,我发现,再阳光的人脚下,也是有阴影的,但是他们总会看着人好的那一面。

    于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的嫉妒情绪被我硬掰成了羡慕,我希望她好,我觉得我应该希望所有人都好,那样,我也一定会是好的,虽然这种认知的接受并不容易,还有点痛苦,我必须独自熬过一段面目狰狞的时光,但是结果会是好的。放下一种负面情绪后,那种轻松感是我所眷恋的。

    把目光放在别人的长处和好处上,让这些长处和好处影响自己变得更好。受不良情绪所蒙蔽,结果只会是损人不利己。

    愤怒:

    我与一位同事同时进入公司,我们被分在同一个项目组,还住在同一套宿舍的两间房子。她是一位外形靓丽的女性,人前表现热络,但性子又是让人疏离的。

    她是非常亮眼的,在当初等待面试的候场时,她能迅速和许多人打成一片,加上微信好友,得到许多信息。她前脚刚走出房间,整个候场室的人就对她议论纷纷。旁边的人问刚刚坐在她身边的人说:“你认识她?看起来好厉害的样子”。那人说:“不认识啊,刚认识的。”旁边那人就说:“我看你们很熟的样子,还以为早认识了。”

    宿舍里,我住主卧,她住次卧,除了平时她要用放在阳台的洗衣机外,我们从来不交流,甚至后来因为床位不够用,她搬进主卧和我一个房间时,我们也近乎零交流。我们都很有意识地避开对方的生活,比如她住次卧时,晒衣服并不到阳台上晒,而是在次卧窗前的防盗网上,避免出入我住的主卧,比如她最先进驻厨房,我就把后来添置的厨房用品放柜子里,给她腾位子,互不干扰。

    然而,生活不会是没有干扰的。

    【导师分享笔记】

    这本书虽然讲的是演讲,但是许多建议对生活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1、让感性成为行动的动力,比理性更有效。

    在工作中,我们太过强调理性,认为感性和情绪化是需要被摒弃的,我们也可以看到有那么多人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无力去追逐自己喜欢的事物。书中给出了一个观点,让感性成为动力,让情绪推动自己去行动,比理性去调控自己的行为,来得更有效,而且坚持下去的可能性越大。在处理具体事务上,我们需要理性,但是在规划大方向上,我们要善于利用感性,问自己想要什么,这个目标会成为信仰,让自己有更坚定的信念。

    2、忽略自己,关注听众。

    自卑的人总有一种所有人都在盯着自己看的感觉,所以他们倾向于把自己藏起来,不希望被别人注意到。正是恐惧暴露,使得他们被动,不敢主动追求想要的东西,本书告诉我们,就算是在讲台上,聚光灯都打到你的身上,也没有人真正在意你,他们更在意自己能得到什么。生活中也是,大部分人都沉浸在自己或者周边的环境中,根本注意不到你在做什么,所以为什么不敢抬起头走路,不敢大声说话呢?

    3、去掉弱势语言。

    口语中有太多的弱势语言,日常聊天当然没有问题,但是若是在讨论一件事情,弱势语言会导致主题不清晰,表达力度不强,让人感觉不到逻辑,这会大大降低沟通效果。比如家人吵架,很容易含混不清,鸡对鸭讲,最后情势恶化,虽然逻辑清晰也未必有好结果,但是至少沟通障碍少一点,才好解决情绪上的问题。

    来自:水墨青花

    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

    小和尚非常勤奋,早上起来就砍柴,挑水,做饭。中午出去化缘,晚上回来在敲木鱼,做功课。一天从早到晚,忙碌个不停。

    虽然每天都这样,但是小和尚内心也很挣扎,他的眼圈越来越黑。终于,他忍不住来找老和尚。

    他对老和尚说:“师傅,我太累了,一天忙到晚可也没见什么成就,是什么原因呀?”

    老和尚沉思了片刻,说:“你去拿个碗来。”小和尚就把碗拿来了,老和尚说:“好,你把它放在这里,在去拿几个核桃过来把它装满。”

    小和尚不知道师傅的用意,但还是找来了核桃放进碗里,这时,老和尚说:“满了吗?”小和尚看了看碗说到:“满了,在放就掉出来了。”

    老和尚说:“好,那你在去拿把米来放进去。”小和尚又去把米拿又放进了碗里,老和尚在问:“满了吗?”小和尚看说“满了。”老和尚:“是吗?”说完,从旁边拿起水壶,倒了水进去,水没溢出来,在问“这回满了吗?”

    小和尚不敢回答了,他不知道师傅是不是还会在放东西进去。

    老和尚在让小和尚拿来一把盐撒了进去,水还是没溢出来。小和尚若有所悟,老和尚问他:“这说明了什么呢?”

    小和尚:“我明白了,时间挤挤还是会有的。”老和尚摇头“这不是我想要告诉你的”。老和尚又把东西倒回盆里,腾出空碗,边倒边说“现在我们在把刚才的东西返着来一遍,看看会怎么样?”

    老和尚先放了盐,在倒上水,等到加米进去的时候,水已经满出来了,在也不能放进东西了。“你看,现在还能放进核桃吗?”

    老和尚说:“当你的生命是一只碗时,生活中都被米这种细小的事所占据时,你的大核桃又怎么能放得进去呢?”

    小和尚这才真正明白老和尚做这些的意义,要告诉他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生活中清楚自己的核桃是什么,

    那么生活就简单轻松多了!生命如果是一只空碗,你会想先放什么进去呢?什么才是你的那个核桃?

    只有跳出当下的思维,放下眼前的利益。用现在投资未来,才能成为人生赢家。

    2017-09-22 20小时学会任何技能?

    【每日一问】

    这22天的时间里,你收获了哪些好习惯?在日后的生活中,希望它们如何影响你?

    收获习惯:

    1、时间规划。在固定时间内做固定的事情,到时间就做那一件事情,生活规律,不用花时间去考虑做什么。

    2、做笔记。对他人分享要做笔记,不是听一遍就过了;看书要做笔记,便于复盘;生活要做笔记,记录自己的行和知,强化记忆,反省总结。

    希望如何影响:

    1、我希望,我能够学会制定计划,并坚定执行,在制定计划上用脑子,在执行上手脚勤快些。

    2、我希望笔记能够部分代替我的大脑,当知识还没有装进大脑时,笔记能够充当外部容器,不止是对于知识,还有自己的生活,都要被有意识地记录下来。

    【鲸打卡】技能学习

    技能是可习得的,很多技能,不一定要精通,但是要懂,降低沟通障碍,不同领域之间的隔阂,另一个世界

    技能的学习,储备技能,必备技能

    贪多嚼不烂

    读了这么多年书,却还是不会学习

    20小时,学会任何技能?我回想起求学时光,十六年时间,每年9个月,每月平均22天,每天按8小时粗算,一共25344小时。如果按照20小时能够学习一项技能,大学毕业大概能学会1267项技能。

    然而实际上,我们主要学习了十来个科目,还不一定学好了,以至于走出社会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我觉得问题在于,被动学习者没有认真思考过怎样学习,更不在意有效学习。

    我,作为一个成绩班级垫底,大学延迟毕业的学渣,这些年来,基本没有进行过有效学习,也几乎没有关注过学习这回事。直到找工作时,才发现,自己什么优势都没有,晃荡了半年,接到的面试通知只有来自销售、中介和培训机构的。

    并不是说这些公司不好,只是那种作为知识分子即将落入凡尘产生的落差感,让我叹息。我发现,我装进脑子里的知识或者技能,根本不够支撑我去寻找一个相关领域的工作。

    于是,在离开了学习环境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我意识到,在这么多年的放逐自我后,我不仅丢掉了知识,还丢掉了学习的能力。

    我开始主动学习,花大价钱学习,因为,让自己痛了,才会压制自己的拖延和懒惰。我的学习生涯真正开始了,我开始主动去寻求自己的目标和学习,于是,那些以前觉得教条的学习方法,开始对我有意义了,也开始慢慢起效果了。

    没有内心想要改变的驱动力,20小时学会技能就只是个神话,没有坚定的执行能力,20小时学会技能就只是一句鸡汤。

    【导师分享】八珠一线

    参禅前,山是山,水是水;参禅时,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参禅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人生经常需要打碎自己,再进行重组,才能完成认知升级,我们不仅需要外界的知识灌溉,还需要内在的自我修炼。然后,我们才能有化简为繁的容量,和化繁为简的洞察。

    很多问题都归因于对自我存在的解释,我们生存的载体和思想的载体,通常都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突破界限,我们不断地追本溯源,其中何尝没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未来高于人的认知。

    既然未来不可预测,过去的的所谓真相都只是种解释,那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获得豁达的心胸和锐利的目光,接受一切,乘势而上。山从来都是山,水从来都是水,只有穿透思维的迷雾,才能真正看清,看清后,我们得到的,还是那一片山,还是那一片水,不同的是,我们接受了山水的存在。

    从用眼感受山水的存在,到用心接受山水的存在。

    2017-09-23寄语感想

    被知识驯化

    【石墨寄语】心里话

    近一个月的时间,养成了一个习惯,学会了许多知识,体验了持续输出,见识了不同人生。

    我,通过别人的思考输出看到自己的思维限制,通过他人的言语行为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通过战友的积极参与反思自己的链接障碍,我相信大家也一样。

    我们不是抱团取暖,我们在学习发光发热,得到自足的能力并温暖身边的人,这一旅程,让我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心与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这路上,有汗水与泪水,有欢声与笑语,有不甘和煎熬,有进步和成长,感谢这奋斗的路上,有你们存在过。

    光阴依旧,时光不忘。

    【我们不是抱团取暖,我们通过敞开心扉,发光发热

    在群里,我错过了

    纵然有无数错过,我仍然

    我依然注意到了,那种一人闹一群人笑的欢愉,】

    【想说的话】交给连长

    成长、改变、收获、链接、思考、心得、规划等,主角是自己

    成长:我学会了主动前进一步,从没有主动去添加过陌生人,甚至是家人,都是几乎不联系的,很多关系,别人不主动,自己就要主动。我脆弱,却不退缩。

    改变:不再沉溺于各种娱乐活动中,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输入、输出、记录。将生活可视化,记录下来,以另一种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活,逐渐敞开自己的心胸。

    收获:尝试坚持,22天打卡,很多事情,并不是自己做不到,而是自己不愿意踮踮脚,困难不在于坚持,在于不能专注。写文章就是写文章,却还要考虑别人知道这件事后对自己的反应,考虑文章是否有反响,考虑这时本该是我玩的时间,考虑到这本来是我睡觉的时间。不在别人的否定中止步往往比坚持本身更难。

    链接:需要保持有效的链接对我来说并不容易,一段关系,一旦搁浅一段时间后,就很难再捡起来。尤其是和陌生人,所以,不能漫无目地加好友,然后搁置在那儿。我几乎没有和我弟弟联系过,我开始主动联系他,了解他的生活和想法,虽然他又不理我了,但这已经不会打击我的热情了,因为我不是凭借一时热情跟他联系的,如果对于他的成长我必须负一部分责任,我的主动就是必须的。

    思考:尝试不一定能够得到好的结果,但是不断尝试,得到好结果的可能性就会变大,前提是需要从不同渠道获得反馈。人都是通过各种反馈来修正自己的行为,所以需要得到反馈,当然,同时还要有自己一套处理反馈的方法。

    心得:记录比回忆靠谱。人生是怎样的,自己眼中的和别人眼中的,会有很大不同,自己笔下的也会和记忆中的自己很不同。要依赖自己的大脑,但不要过于信任自己的大脑,除了大脑之外,我们需要一个外在的容器,用于储存另一部分自己,所以我们需要记录,记录事情经过,记录当时真实情绪,记录回忆的感觉,记录财务状况,记录过往接触过的人。当然,记录并不是事无巨细,也不需时时回看,就当是为了释放大脑空间,减轻大脑负担。多年以后,梳理一下自己脑子中还记得什么,看看自己记录下多少东西,会发现,自己并不是没有拥有过那么多东西,只是无法负重前行。

    规划:一年时间内,阅读方法类书籍,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并开始实践,提高自己的技能。在小事上走一步看一步,不给自己设限,在大事上,逐渐形成自己的原则。一年以后的规划,目前的眼光还看不到那么远,现在的规划,也做不到具体,还需修炼。

    等:在群期间,并未花足够的时间对战友们的输出进行反馈,并未积极参与即时话题,并未关注到多个战友的进步情况,并未和同桌形成互帮互助的友好氛围,大部分还在自说自话,没能做到自我价值的扩散。我希望形成有质量的链接,所以没有足够的了解,就没有进一步的链接。有时知道该怎么做却不知道自己在畏缩什么,慢慢学着主动,只有用心主动参与,才能收获。

    【鲸打卡】

    每一篇打卡文章,都是前行的一个脚印。也许,我的写作技巧没有什么进步,也许我的主题切入没有什么新意,也许我的语言不够吸引人,也许我的改变微乎其微,可我仍然有继续的勇气。

    我眼见群中许多发光发热的战友,将自己的价值传递给我们,我却在结营时还未能寻找到自己价值的输出口。我渐渐意识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没有表达,别人再热心也是无法帮助到自己的,表达能够传递出我们的求救信号,表达也是链接的基础。

    行动与感悟完全是两回事。自己的感受帮助自己理解这个世界,行动帮助别人理解自己,如果行动与感悟产生不了关联,那么思维就是断层的,思想无法指导行动,那便是虚无的,对一个人的认识能单纯由他行为组成的,却无法只由他的思想组成。

    思想可能无法引导行为,但是行为一定会触发思考。所以,想不如做,做了就一定要想。行动是一个门槛,它并没有多高,门外的人却因为恐惧无法抬高脚,于是他哭喊,我就是跨不过去,我没有这个能力。

    尽管我知道,行动有多容易,我却依然没能说服自己一脚跨过去。但我也相信,虽然一点点的提高会因为心惊而满头大汗,慢慢抬高脚,等我跨越了这道门槛后,我也能像我所羡慕的人那样,在门内外轻盈跳跃。

    每一天的进步,都是对自己最大的奖励。

    2017-09-24复盘-驯化

    【复盘】成长记录,成长、收获和改变

    1、题目自拟

    2、>1500字

    3、9月24日20:00前(周日)

    4、简书

    驯化——此文并无观点

    很难说清,我们是在构建自我还是在失去自我。

    【分享再感悟】

    1、随遇而安:解读《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

    为什么要阅读,怎么阅读。人不会在漫无目的的情况下,坚持做一件事情,阅读需要一个目的。

    阅读是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好,那么,我们原来不好吗?为什么阅读会使我们变更好?阅读能帮助我们了解内心吗?我们为什么要通过书籍了解自己,未谋面的作者会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吗?

    书籍是工具,是了解自己的工具,同时也是了解别人的工具。书籍能给我们知识了解世界,却并不能真正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我们只有先了解了自己,才能够从书籍中获得认同感,这本书对自己才是有用的。所以,书籍只是在印证你原来就有的感受。与自己无法产生共振的书籍,对自己的用处并不大。

    至于了解别人,我们可以可以从对方的行为中对这个人定性,分析他的行为模式。人最不喜欢被别人操控,但由于看不清自己的行为心理,我们太经常被操纵着,我们看不清本质。商业上有许多这种例子。

    然而书籍遍布,懂得阅读的人却没有多少,许多人局限于自己的视角,坐井观天。

    2、赵周:用拆书法练内功

    成人教育,就是要对症下药,而不是从基本功开始。聚焦于问题进行阅读,快速解决当前问题是关键。

    有多少知识是自己不需要学习的?有很多。知识如浩瀚星海,没人能把一整片天空装进一双眼睛里。那么对于知识的取舍就是必须的,此时的书籍全然为一个工具而不只是一个知识承载体

    此时,与其说读书,不如说是获取信息。我们需要把握信息的来源,有针对性搜寻信息,提取出有操作性的信息,应用于解决当前问题,毕竟,此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非了解知识。相对于书籍,更重要的或许是提供信息的渠道,信息不止书中有,但是书籍的可信度比其他来源高,全面性也好。

    3、汤小小:如何写一篇受欢迎的公众号文章

    阅读者处在一个被动接收的位置,他们需要的是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文章必须在理智或者感性上让他们产生情绪波动。

    写出让读者喜欢看的文章,就要写出清晰易读最好有画面感的文章,或者是有争议性的文章,或者密切关注当下热点,写热点文章。

    大众的阅读口味几乎不会变,所以掌握规律,是可以做到吸引眼球的。一个有噱头的名字是吸引读者的第一步,有质量的内容是留住读者的第一步。这时候的作者更像是一个推销员,要关注的不只是文章有多好,而是文章对读者来说有什么用。

    4、坤龙:公众号如何快速涨粉?

    商业行为,就要体现商业价值,一个公众号的商业价值从粉丝中来,有效的粉丝是一个公众号运行的目标之一。

    内容领域市场这么大,没有人有这个胃口和能力独吞,锁定目标人群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提升粉丝转化率。文章推广有技巧,切忌自说自话,无法给予用户使用价值的文章,一定要在体验上取胜。

    同行之间的互助,每个领域会有自己的一个金字塔,和同等级的互帮无助可以有效打开市场,收获更多的粉丝。找到稍高等级的人员,能够获得平台露脸的机会,打开自己的知名度。在一个圈子中做事,不可能不碰上这个圈子里的人,每个行业已形成的规则不要轻易打破。

    5、哈默:如何通过多平台写作,持续打造影响力

    影响力就是价值体现。多平台的目的就是为了变现和引流,借助平台的势让我们迅速得到曝光。前人走过的路,一定都能总结出一定的套路。如分享中的平台开通顺序,对于一个外行来说,省去多少对时间的把握,迅速入驻。

    6、随遇而安:解读《写作法宝》

    写给自己看,乐趣,在于释放自己的情绪;写给别人看,难度,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写给自己的,要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写给读者的,要表达出读者的心情。

    把自己和读者割裂,做一个冷静的撰稿人,是专业,把自己和读者联系起来,做一个情绪的带动者,也是专业。

    7、天天:我如何两年内勾搭到上百位牛人?

    必须承认,都是人,但是不同人看到的世界差异会是巨大的。要打破对这个世界片面的判断,就需要参考别人眼中的世界进行修正,要有能力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

    创建链接是认识世界的一个入口,也是个获取反馈的最佳途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它不仅有行动,还有思想,不仅有逻辑,还有情绪,从人身上获得的经验知识,会比书中更加立体全面,书籍只是思想的残余,书籍脱胎于思维,而不是人的精神。

    8、戚泽明:如何用故事思维设计一场演讲

    人是视觉性动物,无论我们是在看文字,还是在听声音,最终都会在大脑中转化为一幅画面。只有逻辑没有画面的演讲,观众是很难吸收的。

    所以,演讲的目的需要通过给观众绘成的画面来达到。对于演讲来说,画面感不是通过预备文稿就能传达出去的,舞台上的一切,包括舞台灯光、PPT效果、演讲者的肢体和声音,都是构成画面感的一部分,把笑话讲尴尬的大有人在,所以,演讲需要练习、反馈、调整、再练习。

    9、随遇而安:解读《主宰演讲台》

    演讲的受众并不是全体观众,演讲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流,暴露在灯光下的演讲者需要和隐藏在人群中的听众进行交流。

    能否产生交流,其主导权在演讲者手中。演讲演讲,台上的人并不是他自己,他是主讲人,更重要的,他是个主演人。形象、动作、声音、内容、活动,观众是体验者而非只是听讲者。

    10、飞鱼船长:打造个人IP的运营思维

    形象是用来塑造的,我们可以有方向感地塑造自己的形象,成为别人的印象标签。

    每个人是个个体外,还是一个信息源,我们都有能力向外界释放出信息,我们的形象,就是别人接受到的我们的信息总和。可知,信息的释放是有选择的,所以形象的建立是可以DIY的。

    打造自己的IP,是为了让我们在这个人满为患的世界中脱颖而出,不至于被淹没,我们的IP是我们的软实力的体现,也是我们价值的体现。

    11、Bobo老师:让你的声音成为你的名片

    形体会是一张名片,做事方式会是一张名片,个人IP是一张名片,声音也是一张名片。形体名片服务于视觉,做事方式服务于认同感,个人IP服务于记忆点,声音服务于听觉。

    通过声音说话,能够传达气息是否稳健,能够传达自己的情绪,能够传达对自己的控制力。什么话都说不出口和什么话都全盘托出,就是对自己控制力不够。不止是对说话内容控制,还包含对声音的控制。

    12、筝小钱:解读《奋斗的正确姿势》

    奋斗,是为了获得核心竞争力,不论是人脉、技能、品格,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职业转折的存在,莫不是因为你对公司而言,不可替代性太弱,就是公司对你而言,可替代性太强。

    13、V先生:《九粒珍珠和一根金钱》

    人生,最终在于自圆其说?

    我们会困顿,会困惑,我们在许多看似无解的漩涡中盘旋。外界在问我们要解释,我们却想问世界要个解释。我们只能自己给自己个解释。

    我们用各种方法拆解人生,形成准则,勾勒行为界限,我们都被要求能说出我们为什么这么做,说给自己听,然后试图说给别人听。。

    我已经在胡言乱语了。

    我们在不断接收被人的观点,在不断吸收知识。我们都问过自己,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并不是在成为一个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我们在成为一个别人都认同的人,就连我们的想法都是别人给的,我们看似选择权有很多,我们真的有那么多选择吗?

    我们在做着书里让我们做的事情,做着集体都在做的事情,我们会以为我们的个性还在,其实,我们的个性不过是每个一样的人头上戴着不同的帽子,用知识堆起来的帽子。我们的思维是自己接受的知识的总和。

    或许,我们并没有在选择思维,我们在被思维选择。我们选择了知识来当我们人生的领航者,我们不是变成自己要变成的样子,我们在变成书籍想要我们变成的样子。

    读什么样的书,就变成什么样的人。个体的意义,和个体的崛起到底意味着什么?会不会刚来到世间的生命本没有自我,是知识和思维在消亡自我的同时也让我们构建了自我?

    当然,我们的想法并不重要,我们成为了什么样的人对别人来说才是重要的。个人的成功其实是群体的成功,个人追逐的幸福,是一群人的幸福。成功和幸福都是一定条件下的概率结果。

    停止感慨无常,停止触碰知识的时空界限,就像平面生物无法理解立体世界一样,我们也无法探查更高维的视角,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活得恣意,那么解释是从何而来的就并不重要了。

    2017-09-25听不见的游戏

    【鲸打卡】

    听不见的游戏

    记得小时候看过的一个故事,一群青蛙赛跑,围观的青蛙一直在说:放弃吧,你到达不了终点的。于是有许多青蛙,纷纷停了下来,而最后到达终点的那只青蛙,大家发现,他是聋的。

    我们为什么会被听到的东西侵袭,别人的想法通过耳朵为什么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想法,不被他人左右。

    1、坚定自己的信念

    明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情,不参与别人的闲言碎语,坚持自己的判断,用信念引领自己前进,不轻易让别人有心无意的话语误导自己偏离航向,没有人比自己知道自己想要完成的是什么,也没有人比自己更关心自己的成功。

    2、着眼于目标

    以目标为导向,设计路线,完成计划。每前行一步,都要抬头看看自己是否在沿着既定轨道前进,目标是最终目的,所有阻碍这个目的的声音都是噪音,需要被过滤,所有会影响心志的声音,都要被清除。

    3、专注于解决问题

    将行动落实到每一个步伐,计划不只是一个响亮的口号,没有切合实际的方案,计划无法达成,目标就是海市蜃楼,信念就是一盘散沙,不堪一击。所以,拆解步骤,踏实分析问题,并加以解决,一步一步前进,才能让一切不是一个笑话。

    我们容易受人干扰,就是因为自己的目标不明确、信念不坚定或者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很容易给自己一个借口放弃,也很容易安慰自己说是自己没有尽力才失败,如果自己尽力了我也可以成功。

    但是假设是没有意义的,遇见问题,首先要想的应该是解决,而不是逃避或放弃。

    2017-09-26先接受再判断

    【鲸打卡】深阅读

    先接受再判断

    市面上好书坏书可能摆在同一个书架上,即便是大众高推荐的书籍,评价也是有高有低,也会有人从中得到负能量。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们难免会碰上一些对自己有不良影响的书籍或文章,该怎样对待这些文字呢?

    人的认知有局限,容易陷入字句的纠结中。语言世界由各种概念组成,而每个人对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出入,一个新的概念暂时无法用新语言描述,作者就会使用较为接近的字词代替,比如道家的“道”和“无为”,单纯以字面意思理解,显然会有失偏颇。若是读者纠结于表达,就不能以宽容的心态接受作者提出的观点。

    在阅读的过程中,尽量忽视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作者的视角感受文章的笔触,以自己的视角来批判作者的结论可能是片面的,就像你嘲笑他人把杨桃画成了一颗星星,实际却可能是你自己视角的局限。

    先将自己脑中已有的认知归零,以求知者的身份倾听,不了解作者的观点便没有资格进行反驳,所以,要先理解作者要表达的观点,进行全盘接收,之后再释放自己的认知进行碰撞,此时若还有不赞同之处,再提出辩驳,以免断章取义。

    阅读是多方面的,对于一本好书的阅读,不能仅限于自己对书籍的理解,更要关注其他读者对这本书籍的理解,使其帮助我们发散思维,更全面地理解书中内容。

    在阅读时,当我们尽量关闭自己的认知时,就能够让思维有缓冲,在了解知识之后再判断是否真的接受,融入自己的认知。对于那些坏书,我们也就不那么容易受到荼毒,权当刷新认知下限了。

    2017-09-27建立与人的关系

    【鲸打卡】关系决定命运

    有效沟通不在于你讲得多精彩,而在于对方是否能够听明白

    建立与人的关系

    与人交往是生活的必修课题,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容易,下面给出三个日常生活中用得到的方法。

    1、有效沟通

    沟通,重点在于要“通”,观点想法要真正让对方听明白了,才叫“通”,不然就是鸡同鸭讲,双方都说了许多话,可是却分不清他们是在争论什么。

    所以,沟通要有重心,非闲聊的沟通如果话题随意转换,没有重点,或者在专业词汇里自嗨,对方会不明所以,无法进行有效反馈,而说话者也会渐渐失去兴趣。平等对话,不止是要在态度上平等,也要在内容和方式上平等。

    2、主动表达

    没有人是你肚子里的蛔虫,能在你开口之前知道你想做什么,也没有人有义务费心思去揣测你的沉默,有需求就要表达。

    主动表达也是自信的体现,不要把沉默当成是一种矜持。愿意主动表达的人,一定是对自己的主张有一定的立足点,不怕遇到评判,甚至是欢迎指正的,这种积极心态有助于别人了解你的需求,并提供相应帮助,在帮助过程中建立良好关系。

    3、容人之量

    当遇到别人的误解时,要先反思一下最近的行为是否有不妥之处。如果是有人故意想要惹怒你,那就不用去在意,因为除了自己生闷气浪费情绪之外,反击回去也会显得浪费时间。

    当遇到别人无心的言语伤害时,要告诉别人以后不要这样说了,而不是在情绪的影响下去指责别人,也许对方并不知道他伤害了你,让你疼的是你伤口里的刺,而不是无心碰到你伤口的人。

    【导师分享笔记】标签和执行力

    标签:

    1、设置标签,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识别度,让别人容易记住自己。

    2、不同场合使用不同标签,有针对性地表现自己的特点,获得有效的链接。

    3、反过来,谨慎给别人贴标签,对自己影响重大的人不要靠标签记忆,要通过链接,多角度认识和学习。

    4、人生不设限,消除偏见,创造可能。

    执行力:

    1、在做的过程中不断修正,不要试图100%准备好了再去开始,那时就晚了。

    2、思考做事的初衷并强化印象,不被别人的言语轻易动摇初衷和目标,掌控自己的行动。

    3、决定去做一件事情后,要尽快开始动手,越拖延,放弃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4、拆分步骤进行,脚踏实地。

    5、选对参照物,不要在起步阶段就和行业第一名对比,打击自己信心,要和同阶段的人对比,更有指导意义。

    2017-09-28逆风航行

    【鲸打卡】

    《目标感》菲尔.奥莱

    1、设定ASM(Awesome Special Mission)

    2、每周专注3天于关键结果域,大约5个

    3、创建良好环境

    逆风航行

    航行在海上的船,如果没有目标,任何风,都是逆风,人也同样是这样,但是,目标感是人人都会有的东西吗?

    直到现在,我仍然在迷惑,我的目标在哪里。没有目标,我自然就没有同行者,没有同伴,我就继续漂流。流浪对我来说是常态,我不会开心,也不会为此感到恐慌,只是在别人对我投来可惜和无奈的眼光时,我也会想一想,我是否该找一个目标并为此奋斗。

    也许是因为我没有足够的热情。当我看见乔布斯谈起他对苹果的设想时,我看见的是他的热情,他的热情给了他勇气,也给了他目标。而我,并不知道热情从何而来,如何去寻找?

    有人问我,我最想要的是什么,我只能回答,我想要活着,至于是做什么,并不重要。这是消极的想法,但我却不自知,并极力为此辩护。我虽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我并不花时间在迷茫上,我在尝试去接触我没接触过的东西,只是并不追求它能带给我什么具体的价值。

    朋友问我,那你为什么去做一件事呢,这件事没用啊?我只能回答,是啊,没用,但难道闲着吗?朋友说,找件有用的事情做啊!我说,什么是有用的事情呢?没有目标,什么事情是有用的呢?但是难道没有目标就什么都不去做吗?

    我每天在忙碌,我并不空虚,但是没有人知道我在做什么,我自己也不太知道,而且我也不为此感到恐慌,因为我虽然没有具体的目标,但对未来却有一个愿景。也许我不够理解这个世界,是因为是缺乏行动力造成的,想得太多却做得太少。

    我希望,我的某次尝试,能够给我带来热情,激发我的目标感。

    【导师笔记分享】

    朋友圈是个打造个人品牌的重要战场,我却完全无视了它的存在。

    我在群聊中的问题:

    1、自说自话,打大段文字,语言不够简练;

    2、没有积极给小伙伴鼓励和正向反馈;

    3、没有提供过有价值的建议,不经常答疑;

    4、不够自信抓住分享机会,参与社群活动不够积极;

    我在使用朋友圈中的问题:

    1、我根本不发朋友圈,也不刷朋友圈,触及十宗罪头一条。

    改变:我要开始尝试使用朋友圈和微博。

    2017-09-29专注过程,不为结果所累

    【鲸打卡】

    人人都在社交媒体上晒,你怎样才能出彩?——剽悍一只猫内容组

    《人人都在晒,凭什么你出彩》

    1、专注过程而非结果

    2、打开你的藏宝箱,不缺素材

    专注过程,不为结果所累

    结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结果的事情,就可以称为失败。没有多少人是为了体验过程去设置目标,都是因为想要获得的结果而去设计过程。但是,过分关注终点不一定走得好脚下的路。

    结果是给别人看的,它证明了你的价值,而过程创造了你的价值。就算没有好的结果,但该做的做了,该得到的价值也获得了,这价值是对自身有意义的。如果你跟随一个团队,却并未认真参与,那么团队的成功再大,与你的提升并无利处。

    将过程与结果分开对待。要达到一个好的结果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其中不乏运气的成分,甚至运气的占比还很大,所以追求结果但不要执着于这个结果。

    过程与结果不同,没有什么好的过程,过程就是在不断尝试和学习,过程是当下需要处理的具体问题,专注于过程就是专注解决问题,认真对待。所以,过程是结果的前提。

    专注于过程,完成达到结果的每一步是我们唯一能做的,我们不可能做出一个结果,我们只有通过完成过程,逐步去接近结果。结果是一个目标,需要关注和定期对标,但是只仰着头盯着目标,是没有用处的,只有低头专注于眼前的问题,才有可能更进一步。

    总之,过程真正作用于自己的提升,而非结果,并且,过程是达成结果所必须的。

    关注结果,专注于过程!

    【导师分享笔记】

    导师分享给出了一个完整的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1.通过阅读、见牛人积累自己的知识储量,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产生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2.通过练习提升自己写作和演讲的能力,利用朋友圈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3.小范围试点,或采访,获得用户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到自己的课程定位。

    4.使用一定的机制设计自己的课程,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打磨。

    5.营销手段与宣传标语的设置套路,吸引和发掘更多潜在客户,促进成交。

    6.通过课程的推进,在运营中发现问题,对课程进行升级完善。

    7.实现价值变现,也使用户获得价值,获得双赢局面。

    2017-09-30这个世界很危险

    【鲸打卡】

    书籍《隐形逻辑》——卡尔.诺顿

    剽悍晨读:《教你识破3个常见的思维陷阱,提高隐形逻辑能力》——剽悍一只猫内容组

    1、错误的日常逻辑

    人们更愿意接受那些自己认为正确的推理。(思考陷阱就是:把经验建立在了错误的条件和环境下。)

    01考虑初始因素:只有前提正确,后面的分析才靠谱

    02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能让思维被情绪牵着走

    2、有瘾的标签

    针对刑事案件主犯给人的印象都是“这个人很老实”,心理学家提出“归隐谬误”:我们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因到他的性格,却忽视了真实情况。

    要脱离初始标签的影响,否则对判断不利。

    01仔细观察

    02有意识的思考:分清主客观,多用“他面对的情况是”“当时条件有”这样的客观因素评价,少用“他就是”“他才不会”这样的主观因素做依据。

    3、聪明人的僵局

    心理学家沙恩.贝洛克实验结论:越聪明的人,反而越容易陷入僵局。

    数据表明。记忆容量较小的人在各种规则之间转换较少,能更快决定策略并坚持执行。而记忆容量大的人会不自觉地关注更多信息,同时在大脑里做各种复杂假设,最后能量耗尽,思考变慢。

    解决方法:

    01减少思考。人一天精力和专注力有限,不要用到胡思乱想上,可通过发呆、闭眼或冥想,隔离不必要的信息干扰。

    02淡化结果。不可控的结果会让聪明人焦躁不安。关注结果会增加压力,要把注意力放在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减少压力影响,帮助自己正常发挥。

    多了解这个世界的套路,不要被原有的经验和思考模式所麻痹,也不要被别人掌控了节奏。

    这个世界很危险

    总以为自己好好在路上走,就不会掉沟里,但明显是人傻天真,阴沟无处不在。

    1、自身

    01视野有限。那些游离在盲区的陷阱,我们无法发现,更无从避免。我们需要结识朋友,让他们成为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告诉我们看不到和听不到的东西。

    02观察能力有限。那些超过我们感知范围的信息,通过自身是无法获取的,比如红外线、超音波等。我们需要借助于工具来探测这些事物,进一步了解我们所处的空间。

    03认知有限。人的成长需要过程,无法提升认知,就无法以更高的层面回头审视自身的环境。我们需要广泛阅读,链接牛人,学习知识,升级认知。

    04经验困境。我们容易将自己走过的路无条件地套用在别人身上,或者套用在现在正在处理的事情上,而忽略了环境的改变使得经验已经不适用了。我们需要不断反省,以进步的眼光看待环境,不断更新自己的世界观,虚心向年轻人学习。

    2、外界

    01游戏规则。每行每业都存在各种套路,可以规避它,但若是想出头,就必须正面与它交锋,顺从或者反抗。不了解游戏规则的人是走不远的,只有了解游戏规则,才有可能想出应对的办法,但是游戏规则并不是那么容易为我们所知,我们需要请教前辈和领导。

    02市场动荡。关注人才市场,掌握行业趋势,才不至于被后来居上。不仅在工作上,一切需要经营的事情,如家庭和财务,都时刻在波动,有些意外无法避免,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市场”无法被控制或预测,我们只能通过提高自己来降低风险。

    【并不是不做就不会错,相反,拼命去做才有可能不错。】

    V�_S��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年9月下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mi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