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年轻时心有猛兽,成长后眼见神光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年轻时心有猛兽,成长后眼见神光

作者: 麦麦麦麸 | 来源:发表于2021-06-03 23:00 被阅读0次

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开始和结束,“少年派”以一个平平无奇的中年人形象出现,惊心动魄的讲述,就在一间平平无奇的房间进行。

从猛兽老虎,到食人岛。

无数的隐喻、暗喻,无数的矛盾、暧昧。

最终,都是灵魂一问:你相信哪个版本的故事?

导演李安,让少年 PI 这个名字,家喻户晓。

这部上映于 2012 年的电影不仅为李安赢得了继《断背山》后的第二个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也成为了他所有电影作品中,票房最高的一部影片。

这部投资 1.2 亿美元的 3D 电影,最终获得了超过 6 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十佳影片之一

作为一个被打上「奇幻/冒险」标签的商业电影来说,少年派的故事似乎很符合好莱坞的套路:

一个男孩遭遇海难独自漂流,救生艇上还有一只随时可能夺他性命的猛兽,最终他凭借自己坚强的毅力和求生欲,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当然,对李安这个文艺大叔来说,马特尔的故事打动他的地方,绝对不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套路。

他在原著中看到了更深层次的面向:

一个关于人在绝境中寻求生存和救赎的心灵史,一个关于信仰何以能够成为人类精神必需品的哲学故事。

这是马特尔这本小说最重要的内核。

人类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

「无限不循环」的少年 PI 所经历的残酷的真实世界,以及他创造出的瑰丽的奇幻世界,这两个世界,都是生活的真相。

但第一种真相太过狰狞了,他是我们像动物一样,在野生环境中,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为了保护我们自己,我们必须创造出另一种「真相」来激励自己,从而更好地生活下去。

在接受国内媒体的采访时,马特尔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艺术冲动始于艺术家对世界的不适感……创作艺术——无论是小说、油画还是音乐——就是从虚无中创造事物,从无意义中创造意义。你会觉得那就像年轻的上帝在创造生命。」

而信仰也代表着人类的想象力,因为「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特征。

它允许我们站在新的位置去观察不同的世界。

这也是改变事情的唯一方法。

任何改变——科学的、社会的,以及政治上的——首先发生的都是想象力的飞跃。」

说到这,我想我们可以对前面提出的疑问作出一个解答了:

为什么第一个故事才是符合「上帝意见」的故事呢?

因为 PI 虽然依靠理查德·帕克得以生存。

但如果他要继续生活——要克服那些痛苦不堪的回忆。

他要从残破的历史废墟中爬出来;不再沉浸于过去犯下的罪责中无法自拔;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确立生活的目标——就只能依靠信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年轻时心有猛兽,成长后眼见神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mt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