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遇到过孩子撒谎的情况吗?比如,你回到家看到玩具摆了一地,问是谁弄的,孩子说不是我;或者两个小朋友发生争执,明明是他先动的手,结果他先跑过来告状,说小朋友欺负他了
遇到这种情况你是怎么处理的呢?是摆事实讲道理,还是不问青红皂白把孩子打一顿,还是对此不闻不问呢?具体效果怎么样呢?
面对孩子撒谎,如果处理方式不当,很可能会让孩子养成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对孩子长大之后的为人处世都是非常不利的。
具体该怎么做呢?《教育与美好生活》给了我们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的伯特兰·罗素,他是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等,这本书被誉为近百年来伟大的教育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在这本书中阐述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教育,特别是6岁之前儿童早期人格的培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关于孩子诚实品质的话题,书中用了一个章节来阐述,它告诉我们孩子为什么会撒谎,以及如何培养孩子诚实的好品质。
一、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撒谎?
那什么是撒谎呢?百度中说:撒谎是指不说实话,骗人的行为,再通俗一些,就是所说出的话,与事实不相符。比如:小红想买新玩具,父母不买,后来她就把餐费通知上的数字改动了。小明逃学去网吧上网,被发现后,为了逃避惩罚,谎称学校今天放假。这些都是撒谎的行为。
那是不是所有的与事实不相符的话,都属于撒谎的范畴呢?书中告诉我们:
在判断孩子是否诚实时,有必要保持谨慎。儿童的记忆力是有缺陷的。
比如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晚上回家后问孩子,孩子说吃的面条,可学校给的菜谱中明明是米饭,和老师确认老师也说是吃的米饭;
再比如,孩子最喜欢的毛绒玩具找不到了,问孩子放哪了,孩子会说“不知道”。
前段时间,我家大外甥,拿姥姥手机玩,自己捣鼓着给手机设置上了密码,结果再问孩子设的密码是什么的时候,孩子却怎么想都想不起来了,无奈,手机只能返厂处理。
以上的例子,虽然孩子说的与事实不一致,但都不是在撒谎,而是孩子的记忆力缺陷所导致的,也就是说孩子的记忆力发展的还不够完善。
还有一种情况,当我们引导孩子说鱼/蔬菜很有营养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说,我最喜欢吃鱼/蔬菜了,可真正给他这些东西的时候,孩子却不吃,这是孩子在撒谎吗?其实也不是,书中告诉我们:
当他们不知道某个问题的答案时,往往倾向于根据你语调中的暗示来回答是或否。
还有,他们经常以虚构角色的方式去说话。当他们一本正经地告诉你后院有头狮子时,很明显他们是在演戏;但在许多情形中,很容易对表演假扮信以为真。
以上情况,孩子们说出的话,虽然客观上不是事实,但他们却没有欺骗的意图,所以我们在判断孩子是否撒谎时,需要谨慎,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引发误伤。
二、孩子为什么会撒谎?
那孩子为什么会撒谎呢?文中告诉我们:
在现实中,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产物。没有遭受恐惧而长大的孩子言行诚实,这并不是靠道德上的修养,而是因为他从来就没想过要不诚实。
比如,前面的例子:小明逃学去网吧上网,被发现后,为了逃避惩罚,谎称学校今天放假。之所以小明会撒谎,是因为害怕被惩罚,为了逃避惩罚。
再比如,我家孩子有时会打着学习的幌子,偷偷的玩我手机上的游戏,这是因为他知道玩游戏是妈妈禁止的事情,害怕妈妈发现之后的惩罚。
孩子之所以会撒谎,是为了应对内心的恐惧而发生的行为。
那孩子又是如何开始说谎的呢?
年幼的孩子最初并不会有可以撒谎的想法。意识到可以撒谎是一种发现,这种发现来自对成年人的观察,并受恐惧的驱使而加速。
是因为孩子总是喜欢模仿家长,当他发现家长说谎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还可以这样。
比如,答应给孩子买玩具,但却没有做到;答应带孩子去游乐场,到孩子要去的时候,确实各种搪塞。于是孩子也模仿着做,尝到甜头之后,为了躲避惩罚,他就会说谎。
三、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
要不让孩子学会说谎,大人对孩子保持严格的诚实是必不可少的。
我想,家长要对孩子诚实这个点,几乎每位家长都知道,但却很难做到。很大原因是家长并没有意识到,Ta的所作所为是在撒谎。
那家长不诚实,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为了孩子好
过去父母常常表现得跟奥林匹斯山众神一样,不受人类情感的影响,总是受纯粹理性的驱使。他们批评孩子时更多地表现出惋惜而不是愤怒,不管他们怎么责备孩子,他们都不是在“发脾气”,而是为了孩子好而与他们交谈。
“为了孩子好”,是不是一句非常熟悉的话?实际上家长只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控制欲而不自知。所以家长不要打着“为了孩子好”的幌子,来让我们的孩子感到羞愧,进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第二,威胁式的语音
说谎的另一种形式是用惩罚进行威胁,但并不打算真正兑现。
比如,“你再那样干,我就杀了你”,“你再不听话,我就不管你了”,“你再不走,就自己一个人在这吧”......
这样的威胁方式,会给孩子留下很大的创伤,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所以书中强调了这一原则:
不要威胁。如果你发出了威胁,就要不顾一切地兑现你的威胁。
第三,物品拟人化
另一种不可取的伎俩是,将无生命的物体当作活物来对待。当孩子撞到椅子或桌子受伤时,保姆有时候会教孩子去打那个惹事的物体,并说着“淘气的椅子”或者“淘气的桌子”。这就消除了最有用的自然约束力的来源。如果让孩子自行处理,他很快就会明白,无生命的物体只能通过技巧来操纵,而不是愤怒或讨好。这既对获得技巧是一个促进因素也有助于孩子意识到个人能力的局限性。
现在爷爷奶奶教育孩子,还是会采用这样的方法,在刚有孩子的时候,还模仿过家里老人的方法,但后面随着学习一些育儿知识,意识到这种处理方法是不对的。这种方法,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都是别人的错,我没有责任”,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除了是不诚实的孩子,还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
以上的这几个雷区,你踩了几个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对于孩子任何不好的品质,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慢慢形成的,所以我们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要因为“无知”,而耽误了孩子的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