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相信是不少708090后甚至零零后永远的喜剧之王。那么,他为什么能在人心里面留下这么深刻的烙印?他演过好几十部电影,他的电影,基本上每一部电影都是经典之作,无厘头搞笑风格。
最近因为张一山版的新鹿鼎记,我重温了一下被原作者金庸都赞叹过演技的周星驰版本。
故事都是一样的故事,剧情也是同样的剧情。但不同的演绎总会有不同的版本,各具特色,但让人把一个角色记住甚至成为经典,被人奉为经典的,为数不多。这其中周星驰最为突出,他的表演之所以能深入人心。
小时候就一直喜欢看周星星的电影,原来就单纯的觉得很搞笑。现在喜欢他,是因为体会到了他电影里面的一种情感,不知道是不是我自作多情,莫名的,感到一种无奈和寂寞。特别是看到喜剧之王和望夫成龙的时候,那种艰辛的感觉油然而生。也不知道怎么会突然掉下泪来……
可能最主要的还是他的电影里面表现出来的那种小人物的心酸吧,也许有人说他的电影很俗,我承认,但是为什么我最后记得的只是那些刻骨铭心的小人物的自白,那些男女镜头只不过电影的噱头罢了,为什么好多人只记得这些?
许多夸张的表情滑稽的动作极具张力的表演被好多影评人、喜爱他的人都称为无厘头,但又有没有人仔细的去了解他些许动作背后实际上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不做作,很真实的动作呢,他许多动作如果被解读的话,其实在普通人身上都有所体现。像许多科班出身的表演都是比较刻板的,就像被修饰过的画,没有一点自然的真情流露,对于电影,电视来说,这是属于比较刻板,一点都不生动,没有生活气息,所以不被人记住。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也能体现艺术的层次。教条的表演、真情流露的表演,或者像周星驰先生那样夸张的表演,但他的动作都会深入人心,这就是他被奉为经典,他的许多角色能在人心中留下烙印的原因,他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
喜剧也是建立在悲剧上的
那些小人物的自白,很普通,但却深入人心……
那些小人物的对白,很粗俗,但却朴质有力……
周星驰的电影,他的喜剧,不单单是喜剧,还有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对人生经历的诠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我个人以为周星驰的表演,不是表演,更多的像一个好奇又执拗的孩子的表现,也就是说,是一种孩子式不谙世事的傻气,这是喜欢他的人喜欢和不喜欢他的人不喜欢他的理由。这种表现是一种非求甚解不可的认真执着,不喜欢他的人,觉得无聊,而喜欢他的人却总能在无聊中发掘无穷无尽的意义,会在笑过之后中突然觉得一点点忧伤。

莫名其妙,无厘头,神经病,怎那么傻,这孩子是不是脑子有问题,我常常听到大人对爱问问题、钻牛角尖的孩子不耐烦的呵斥或尽情讥笑,可是如果你有心,在哈哈一笑之后,你会想起自己同样较真得冒傻气的童年,想起自己曾经拥有又不知何时丢失的童心。我每看周星驰电影的时候就越发的有这种感觉。
周星驰就像这样一个孩子。他并非故意运用一种正剧或悲剧的方式,周星驰在搞笑时自己从来不笑,有时他会露出一种很无奈或很不耐烦的神气,他那种神气仿佛在告诉你,有什么好笑,你们根本就不了解,算了,免谈。
他自己曾在采访中也表示,他本来就没有把自己的作品当作喜剧来演绎。他只不过是把我们遗忘或被有意掩藏己久的真实揭露出来,他是严肃的,认真的,而我们却觉得好笑,这真不知是喜剧还是悲剧。
每次当记者采访时说周星驰先生很搞笑
他都会回答
“你觉得很好笑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