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们都在下午一点左右回到了基地,可以说是比较轻松的实习了。也许是第一天沙埚店的行程太难,所以之后的行程虽然也是怕野山,却是小巫见大巫的感觉。说归说,明显感觉体力不支也是真的。今天下午一点开始昏睡,一直到快七点才醒过来。幸亏明天全体休息一天,不然我真觉得自己要坚持不下去。
实习中,爬山是最累的,但是不是最主要的。实习的主要目的也不是锻炼体能,而是将书本中的知识更生动直观的表现出来。就像是“断层”“产状”,这些曾经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的概念,在野外老师指着岩层,手把手教着用罗盘,这些概念在脑海里便从晦涩到形象了。
倘若我坚持学习地质的话,我会觉得这次北戴河实习,之后的周口店实习,都是实用必要的。可惜学了一年,在地大生活里一年,我觉得我并不是很喜欢这个专业,但是暂时也没找到自己真正的需求。生活有一种得过且过的意味,这让我常常觉得无所适从。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挫败和悲痛,把我的生活击破的乱七八糟。
我是相信人自身有能量,周身有气场这个说法的。我也相信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有获取能量的办法,都有生存之道。那么我获取能量的途径是什么呢?如果是从兴趣爱好这方面考虑,那么听歌,弹琴,读书,写文章,都可以让我觉得快乐,平静。仔细想来,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的心也会逐渐平静,可以短暂的把自己从喧嚣吵闹的生活里剥离出来,沉溺在幻想的乌托邦里,达到自愈。
有时候,和长辈交流也会让我平静。在听取他们的建议,聆听他们的人生经历的时候,我对我的前路也有一定的思考。交流可以短暂的消却我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
有时候,坚持学习,会让我有心安的平静。虽然不知道学的东西将会在未来的哪一天发挥作用,也许永远都不会起作用,但是就像囤积货物可以让人心安一样吧,囤积很多知识,对我来说,在精神层面总有莫大的安慰与满足。当然像学英语,文学,哲学等,也不是一无是处的精神抚慰剂,这些在生活中,也总有它们的功效吧。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快乐的点,有的人离群索居,难以忍受世俗的喧嚣。有的人热衷在人群里表演。每个人的生存之道不同,能量场不同,难免出现彼此看不惯,不接受对方的生活方式的情况。例如今天晚上,我在室外吃饭,旁边坐着其他班认识的几个女生,谈论她们班班长。每个人对其他人的行为做法的体会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支持敬佩,有的不屑一顾。而坐在旁边的我呢,对这些吵闹的说着废话的姑娘们表示极大的……不认同。我喜欢安静,但是不能因为我的喜好影响别人的正常生活,但是我也有不接受的权利。
插句题外话,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啊。纵你自觉温柔可亲,也有人斥你面目可憎。这时又该如何自处呢?守住本心,在自己的路上,继续前进。
我最近喜欢听后摇。
后摇,后现代摇滚的简称。 是一种将电子音乐加入旧式摇滚,形成新的、更为轻松自由的音乐表达风格。(来自夸克)
最近听的这些曲子,都指向一个词,向死而生。人生短暂,年少时有父母扛着生活的重担,抵抗着生活的难题。那个时候懵懂又天真。直到自己离而立之年越来越近,懂了很多道理,看着父母越来越苍老,最后自己成为为父母,为子女抵挡生活中的苦难的那个人。人生的苦难,太多的情绪,太多的感受,又怎么能是两个字概括的了的呢?少年时爱伤春悲秋,爱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是终有一刻,也会情不自禁的在苦难的时候强笑道,天亮好个秋。生活中的难题啊,挫败啊,开心啊,平静啊,都在不停的塑造着人,修饰着人,直到人走进坟墓。总有因为某件事一蹶不振的时候,总有觉得自己背运的时候,总有希望自己仍然能弹出铿锵音符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希望,自己的信条,自己追寻的东西。我不愿鼓吹希望的伟大,因为有时候我也怀疑,希望只是另一种巧妙的骗术。
但是啊,我仍希望我,能找到让自己舒适的生活方式,让自己自在的生存之道。不必呐喊,但是步履不停。时常伤痛,也常有欢愉。
静心,等待。
辛勤种下的种子,总有发芽,开花,结果的一天吧……
我在精神之海里挣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