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你的世界
这周选取的主题书籍是思维导图。
我选择思维导图的原因很简单:
加快阅读,构建知识体系,方便查阅。
书中的作者练习方法是在一个月内画300张思维导图。我的目标是完成每章节后的思维导图练习。
我的文章会分享思维导图的一些构图规则和背后的原因。
绘制思维导图的重要规则
规则一:
在纸正中央用一个彩色图像或符号开始画思维导图
原因:中间开始省空间和纸,一副有色彩的图像胜过千言万语。
规则二:
把写有主题的连线与中央图像连在一起。
原因:靠近中央图像的线条要出一些,字号大一些,突出重点,思维导图的效果就是词多且密有重点。
规则三:
线与线相连,字在线上,用印刷字体。
便于识别和回忆,字体方向尽量维持横向,方便阅读。
规则四:每条线上只有一个关键词,关键词基本上是名次。抓到书中20%的关键名词就等于领会书中作者的观点方向。
规则五:在整个思维导图中都要使用色彩、图像、代码和符号。色彩图像引起注意力,代码符号可以少写字,增加出图效率。
所以思维导图的大概步骤就是画中心图,扩展层次,延伸分支(7个以内),颜色分之。
下面列举一下思维导图在建立个人数据库的用处
1.收集:了解知识源 ,整理有用知识。
2.组织:用思维导图搭建读物的知识组织结构。
3.编辑:复盘,更新,修正绘制过程和结果。
4.存储:打印装订,电子保存。
5.检索:标签分类方便搜索。
6.共享:分享知识,交流增值。
我的想法:交流可以重温核心剧情,裁掉广告。
这是我最有体会的一点。
书中是这么说的:在个人的知识管理中,个人知识共享的愿望并不强烈,这是与组织知识管理的最大区别。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工作者,必须认识到知识共享的重要性。自己的一个苹果被别人吃了就没有了,但只是与别人分享后还可能争执,知识的不易损耗姓氏知识共享的理论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演讲(约读星期天)、学习经验分享会(线下读书会活动)、建立专栏(成为简书推荐作者)等方式进行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