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没有来简书这里,一个是因为孩子碰到的困难比我想象的要大,一个是我也在努力学习和调整,努力战胜我内心的恐惧。
这两天我读完了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我突然对我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我在进入婚姻的头几年,就开始和婆婆一起居住,因为婆婆的强势一直摩擦不断;因为和老公婚姻出现问题,我也一直很难放下对他的怨恨。我曾经和老公分析过自己,我一直觉得自己是自信心不足,比较自卑,所以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也因为这样觉得婆婆和老公都没有给我足够的尊重,所以我会一直纠缠于与他们的伤害之中,自己得不到释放。甚至在最近和婆婆的交谈中,对于婆婆不能完全承认伤害了我,而一直耿耿于怀。我甚至和老公说,我需要她的道歉,才能真正放下。
孩子现在的完全封闭,恐惧见人,是极度没有安全感的表现。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反思,我的哪些行为剥夺了孩子的安全感。
我一直认为我很爱孩子,爱到骨子里里,爱得无微不至。我会担心他没有及时换牙套,会担心他出门丢东西,会担心他坐错车,甚至他从学校回家,我会写下长长的清单,告诉他每一步怎么做,怕他会误了飞机,会丢了证件。甚至在他没上飞机前,根本无法入睡。我以为这是爱,其实是对孩子的极大不信任,孩子在我密不透风的嘱咐下,得到的是束缚和伤害。
我担心孩子的未来,担心他的表现不好,逼他努力,逼他用功,逼他守规矩,我内心深处认为,这些才可以保证他将来有个美好的生活。而所有这些压力,带给孩子的只有恐惧。
在婆婆和老公的相处中,我得不到的情感上的满足,我努力从孩子那里获得。我曾经要求孩子每天发一个消息给我;我也曾在孩子面前诉说过对他父亲甚至对他奶奶的不满,我期待孩子的爱可以给我带来安慰。这时我仍旧在努力控制孩子对我的依赖,控制孩子对我的付出,对孩子的情感我一次次做着勒索。
书里说:“妈妈的内心极度缺爱,而对得到爱已经绝望,所以要通过牺牲自己来间接满足自己‘内在的小孩‘“。我的孩子就是内在的我的影子,他是我的镜子,他对安全感的极度缺失,才是我真正的问题。
因为我缺乏安全感,我才会那么在意我的家人对我的态度,才会努力地讨好一些不相干的人,才会很难对别人的要求说”不“;我才会担心我的孩子不安全,才会尽全力去给他做密不透风的安排,让他根本没有自由呼吸的空间;我才会小心翼翼地花钱,在经济条件许可之下,仍然很难尽情享受一些生活的乐趣。
因为一直没有安全感,我的情感上很难感觉到满足,所以会需求比较多,希望老公的关注点在我身上,希望婆婆不要给我不公平的待遇,也同样要求孩子对我百分百的付出,因为我内心有个”极不安全的小孩“,而我根本没有想到我的孩子比我内心还要脆弱,更需要呵护。
自己没有的,其实没法给孩子。因为我不安全,所以我容易被还未到来的恐惧吓倒,我没法看到孩子的真实感受,我也不清楚也不尊重我自己的感受。
我来自单亲的家庭,父母在我两岁的时候离婚。按道理说,我不会记得父母吵架的情形,但我却真的看到过,他们打架的样子,也一直记得。我父亲不要我,我一直担心我同样会失去母亲。唐山大地震那年,我才4岁,所有人都住到防震棚里去,晚上妈妈回家去拿东西,一直没回来。我现在还记得我吓得要命,即使身边有姥姥姥爷,我还是偷偷一个人爬回二楼的家,去看看妈妈是不是还活着。
我这样一个内心无比焦虑恐惧的妈妈,怎么可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我知道,我的婆媳关系问题,夫妻关系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其实都和我内心深处的恐惧息息相关。我被恐惧和焦虑蒙住了双眼,我怎么可能看见我的孩子,看见他在哭泣的内心。
我知道,我要先治愈我的自己的安全感,我才能帮到我的孩子。”我爱过的一切人都是自己,所伤害的一切人也都是自己“。
按书中所写,我现在对孩子的焦虑其实自己的负面投射。”孩子内在的智慧和节律会指引他,我经由焦虑、恐惧看到的他,并不是他本身,而自己被压抑一面的投射。“
我写下我的自省:我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在生活上焦虑,被对未来的恐惧吓倒的是我,我的孩子会经由他的体验,重建健康的自己,疗愈自己。他内在的精神和智慧会指引他安然成长,更为坚强。
感谢孩子在封闭的空间里治疗自己,也给了我时间和空间,去学习,去调整我自己。我会努力面对自己的内心,先修复自己的安全感。
努力看见自己,才能看见孩子。看见,才是真正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