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少父母经常采取批评或者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批评不当,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结果适得其反;而惩罚虽然能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却起不到孩子主动纠正错误习惯的作用。
惩罚的措施和后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可以起到预防的效果。如果父母提前跟孩子进行充分沟通,孩子也就明白了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这无形中会给孩子增加一道心理防线,能够有效帮助他们抵御犯错的冲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31809/9eeed3cae5f5ed6a.jpg)
秦女士的儿子是一个个性活泼,但是自制力极强的孩子。
秦女士说:“如果儿子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把做自己的玩具收拾好,没有把房间整理好,那么就要执行我们之间的规定,把他心爱的玩具丢到院子里,不到时间不准拿回来。”
在儿子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玩完玩具没有收拾,我让他在十分钟内必须把玩具收好,可是他却像没有听到一样,继续看他的动画片。于是我把他最喜欢的变形金刚扔到了院子里,当时正在下雨,变形金刚在雨里被弄得全是水和泥点。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乱丢玩具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31809/fb7065820b43c435.jpg)
秦女士培养出优秀的儿子,与她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所以做任何事情都必然应当先定规矩、规划,再严格按规矩和规则行事。那么,应该如何制定规则呢?
1. 以爱为基础
家长在制定规则时,必须要以爱为基础,当孩子体会到家长的关爱时,自然会乐意接受家长制定的行为规范。
2. 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
活动的主体是孩子,如果不尊重他们的意见,那么制定出来的规则可能就会成为一种强迫性质的命令,因此让孩子参与其中是很必要的,而且大人要把道理跟孩子讲清楚。
3. 规则要简洁、明确
给孩子制定规则,一定要简洁、明确,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4. 确定违规后果
制定规则时,必须同时与孩子约定不遵守规则后他要承担的相应后果。
5. 遵守规则要一以贯之
定好的规则,无论什么时间、地点、场合,都要遵守。不能在家里是一套,在外面又是一套。
所有的规则都不仅仅是给孩子制定的,父母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31809/845013a44545fec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