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叫哈罗德的老人,一天早上收到了一封信,是多年前一起工作过的女同事写来的,心中只有短短几句话,告诉哈罗德他得了癌症,不久就要死了,并祝福哈罗德一家人幸福安康。哈罗德拿到这封信时,甚至都想不起来写信的人是谁。他礼貌性地写了回信,祝她早日安康,然后出门,去寄信。就在出门寄信的那个早上,他突发奇想,决定走路去看望写信的人,并认为患癌症的女同事--奎琳,会因为他的步行前往而身体好转,死不了。
于是,哈罗德在没有任何准备,没有和妻子打招呼,没有带手机的那个早晨,穿着一双帆布鞋,怀揣救赎奎琳之心,迈出了脚,开始了一个人的朝圣之路。他在步行了87天627里路之后,救赎了自己,救赎了家庭,与妻子和解,救赎了多年冷漠如冰的家。
一路上,他从兴奋到迷茫,从麻木到解脱,经历了身体的伤痛,精神的崩溃。一路上,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人鼓励他,有人质疑他,有人羡慕他,还有很多人怀揣着不同的目的跟着他一起走。而最终到达终点的,只有他自己。
这本小说,没有波澜壮阔、起伏动荡的故事情节,文字采用的是普通的叙事方式。通过描述了哈罗德一个人在路上的所见所思,对过去日子的一些回忆。他回忆了自己过往的生活,在其幼年时就离家出走的母亲,酗酒的父亲,十六岁时父亲丢给他一个大衣让他离开家,与儿子戴维深深的隔阂和戴维的离世,与妻子莫琳深深的隔阂,导致之后的分居。一些看似早被忘记的东西随着身体的疼痛慢慢被唤醒,麻木的身体和灵魂开始了重新思考。正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在路上,他解放了自己过去二十年来努力回避的记忆,任由这些回忆在他脑子里絮絮说着话,鲜活而跳跃,充满了能量。他不再需要用英里丈量自己走过的路程。他用的是回忆。”
“当你抑郁时,要么去读书,要么去跑步。”这是几天前在网络上读到的一句话。其实也就是告诉我们,当我们不开心的时候,不要躲起来,暗自舔伤口,而是去试着寻找一种方式,把自己从中解放出来。
我想,在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哈罗德,太多的人活在制式的日子,麻木的数着每一天。虽然也和邻居、周边的人打着招呼,但真正让内心激动地时刻却不曾有过。
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有三点:
启发一:开始一件事,其实不需要什么理由和准备。哈罗德87天的步行,发生在出门散步的清晨。没有带手机,没有任何准备,就发生了。因此,开始一件事情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开始。太刻意,太充足的准备往往却会阻碍出发。
启发二:把悲伤和痛苦说出来。在路上,哈罗德把此行的目的告诉了一位加油站女孩,得到了女孩的鼓励。把内心的痛苦说给了路上遇到的一位医生玛蒂娜,痛苦得到了释放。妻子莫林把丈夫离家出走带给自己的伤痛说给了邻居,得到了邻居的安慰和帮助。很多事情,在你心中沉重如泰山,说出来后,却突然发现轻如鸿毛。
启发三:读这本书时,我想到了西藏路上那些一步一磕头的朝圣者,他们翻山越岭,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去往心中的圣地---布达拉宫。我一直不能理解,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虔诚和执着?现在我也不是很理解,但是我知道,他们在身体与大地的密切接触里,收获的东西,是我们常人无法感受到的,他们的幸福不仅仅是目的地---布达拉宫。
我们有几个人会放下下手机、房子、汽车、装备计划,来一个突发奇想的行动,用身体用双脚去丈量一下土地,让身体思想纯粹的做他们应做的事情,回归自我,回归自然,回归本质。哪怕一天也可以。
其实大道至简。
经典书摘:
1、在路上,他解放了自己过去二十年来努力回避的记忆,任由这些回忆在他脑子里絮絮说着话,鲜活而跳跃,充满了能量。他不再需要用英里丈量自己走过的路程。他用的是回忆。
2、你一定要有信念。反正我是这么想的。不能光靠吃药什么的。你一定要相信那个人能好起来。人的大脑里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明白,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
3、如果他把这个计划说足够多次的话,说不定真的可以变成能把这件事做成的人。
4、给予和接受都是一份馈赠,既需要谦逊,也需要勇气。
5、原来只要知道寻找的是什么,就往往能从身边随手拈来。还以为走路是这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呢,可是现在,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有多困难。吃,吃也是一样。说话也是。还有爱。这些东西都可以变得很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