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写作没有灵感时,你该怎么办?

写作没有灵感时,你该怎么办?

作者: 哈希纪元 | 来源:发表于2022-02-23 00:03 被阅读0次

                    ——你要学会“无灵感作业”

与你一起  互助互联

我是词梦随笔

开始做自媒体,我们这些新写手们总是会郁闷一个问题;啥也写不出来~或者想法一大堆,提笔无一字。

前段时间我也遇到了这个问题,还特意咨询过陈老师。然而陈老师并无此烦恼,看来高手“文章自然天成”也就是了ヽ(‘⌒´メ)ノ

那么对于我们小白写作者而言,我们又有哪些快速写作的方法呢?

在我探索之后,发现了商业世界散文随笔写作的两种风格,姑且称之为“吴军体”与“万维钢体”写作。

吴军博士早年就职于谷歌公司,是首屈一指的计算机科学家与畅销书作家。其开设的专栏也好、出版的书籍也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舍文求质、说理透彻】。

读他的专栏你会发现一个事,就是口语化明显,往往擅长以比喻的方式见微知著、甚至看什么现象不顺眼,还要不软不硬的腹诽几句,真是诙谐幽默。就是因为如此,读者们看他的文章,很少有不耐烦而跳着看的、往往一篇读罢头飞雪,忽生醍醐灌顶之感!

而万维钢博士的文章又大有不同,他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正儿八经的理科高材生。

是以其人行文【旁征博引、法度森严】,从写第一句话开始、到最后一句话末尾,逻辑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中间段落的转换还要特别注明;“下面我们开始第一小节…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小节…”这样的提示。

并且其引用解读的国外书籍,往往都是有科学依据解释的精品、同时依赖于他深厚的理工科背景与知识素养,这就使读者们天然信任他的观点、对于一个纠缠不清的概念,人们往往也愿意以他的说法为准。

二位博士的文章都是商业科普领域标杆式的杰作,那么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呢?

我建议二者都学一点、但是又不能全盘效仿。蔡元培校长为北大校训题了八个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是说要吸收外来思想,不能被某一种思想所局限。

我们写作如果只学吴军,却没有他的见识卓著,文章就会散漫迂阔,放荡不羁、而如果只学万维钢,却没有他的深厚学识,文章就会言之无物,落入俗套。

像我前几天就犯了这个错误,按自己定好的模板,“严丝合缝”的凑字数,难受不说,什么真实想法也表达不出来,感觉大受限制。写完了自己都不忍心看第二遍。

这就是只学到了万维钢的“皮肉”、没学到万维钢的“筋骨”。

我还见到一些朋友是另一种情况,文章里观点东一块西一块,似乎是写给自己的日记,想到哪说到哪,最后末尾感概一下再扣题,就完事了。

这就是只学到了吴军的“质朴”、没学到吴军的“说理”。

那么正确的写作方式是什么呢?

答案是—缺什么补什么

你可以审视一下自己过去的文章,如果一直在强调观点,但是观点之间没有恰当的逻辑关系,那么你先去搜索《金字塔原理》结构性写作技巧,定好文章结构大纲,再结合万维钢的示例范本,往里套自己的内容。

但如果你写作的问题和我一样,一味追求“法度森严”,结构严谨、那么你就应该多看看吴军老师的作品,学习一下如何在结构中,用口语化的表达尽量多说些干货、最好再加一点比喻。

至于大多数人,应该介于二者之间,我建议先大略订好每个段落的主题,以及主题之间的启承转折关系、之后的结构划分就不必那么细致,重点是按主题填充内容就可以了。

此外还要注意一点,说理不要太哆嗦,反面教材可以参照吴伯凡与和菜头二位老师。

二位老师毫无疑问都是学问大家,智者前辈,但可能容易犯中年人的毛病。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读者看了几眼就已经懂了,但后面还是说上几百上千字……

这就是有序写作的大题思路,“骨架有了”、下面我们说说作为“血肉”的素材灵感从哪里来。

一言以蔽之;素材灵感靠平时的笔记与知识管理

平时我们读的书籍文章、浏览的视频图片,有感而发的笔记评论……这些内容有意识的收集起来后,就成为了你的写作弹药库。可以说,即使你有一天老的不能动,但只要你还能写随笔,那说明你的大脑还是运转灵活的,还属于“易启发体质”,还可以继续凭借你从经验点交叉所涌现的灵感中提现出优质的文章。

所谓“我口写我心”

至于碎片化知识管理的经验,篇幅所限,就不再一一展开了,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们再深入探讨。

朋友们,我们下一讲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没有灵感时,你该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wn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