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打开过简书这个app了,不是突然之间丧失了对文字的兴趣,而是里面记载好多如今不愿打开的文章,设了私密不公开,可怜的是这是为自己设的,可悲的是私密仅对自己可见。
这段时间课程很满,这对我来说是件好事。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发现最近学习的课文中有很多涉及死亡、去世、老人这些敏感的词语,像是雨天里避不开的零碎,像是黄风天里躲不过的飞沙走石,猝不及防,黯然神伤。
这样的感触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沉淀下来,才能适应,才能坦然。毕竟它不是儿戏。
突然想起悲伤的后半段时间,家里依然忙碌,除了招待来宾,还有就是烧毁生前的衣物;而这最后一程我终是错过了,因为体力和精神的消耗过盛,在送葬后回来便一倒在床,直至黄昏。
只知道醒来后,第一时间往房间方向跑,结果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还以为这是在梦里,再看看四周的人,似有重影般来回穿梭。走出大门,看到家人们搬抬床和桌椅凳,把它们扔进鱼塘里泡着,我问,为什么;回答,习俗里的去晦气。
晦气?哪里晦气了?生前和死后还隔着晦气?想不通。
我的父母一直在外打拼,观念相对开明,对家里的习俗了解甚少,他们的观点是无所谓什么晦气,再说这是自己的家人根本谈不上,他们一致认为把这些家具留下当做怀念,不支持要泡在鱼塘里一个月再捞起来的说法。但迫于传统的陋俗以及亲戚们七嘴八舌的压力,还是照做了。一个月后,打算打捞起来,结果春雨绵绵的三月,木材怎受得了在水里泡着,全部长霉,扔弃了。
就这样,最后一件可留之物都没有。这只是可笑之一,更可笑的在后头。
到现在都想不通,有些人在人死后的一些行为表现,不敢进那个房间,甚至不敢踏进那扇大门;不敢一个人上楼晒衣服,不敢一个人上厕所……
只想问,他是外人吗?
他是至亲啊,一些人浮夸的表现真可笑,除了可笑也找不出第二个词了,又或者是无语。
按照三天后要去走一走,看一看的规矩,那天阴雨,我戴着一顶草帽就上山了。一路上,像是在回顾他去的路程和体会他的心情。那时我是急切的,像是会一个许久不见的老朋友。
到达山顶,凝视着眼前的一幕,默默的在心里问,还好吗?冷不冷?
带着五味杂陈的心情下山了,心里默念,再见了,有空会来看看的。
是啊,以前也是有空的,只是不懂得珍惜,现在觉得,再忙也要回去看看。纵然物是人非,纵然是一张照片。
我不知道悲伤和明天哪一个先来,我只知道有个人是我避不开,躲不过的,轻轻一触,便泪腺崩塌。
那个人是我的亲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