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是小时候喜欢上月亮的。因为现在脑子里还留存着那时对于月亮的记忆,也算是快乐的记忆。
小时候夏季里,没有电扇和空调,到了晚上,村子里几乎大多数人都会到村口的打麦场中乘凉。
白天褪去,夜蒙住了天的眼睛。天很闷热,树梢纹丝不动。在这些时候,村里很多人都喜欢到打麦场里凉快。大人们或搬着凳子,或拉着草席,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摇着蒲扇,扯着闲篇,很是悠闲。不过最快乐的还是属于打麦场上的孩子们。有的捉迷藏,有的躺在席子上,有的聚在一起嬉戏,有的……
这个时候,我总是会和几个女伴呆在一起。我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坐在打麦场的一边,默默地望着天空,想着我们的心事。
月亮什么时候开始挂到了天上,我们都非常熟稔,几乎是从月初一直望到月圆。
新月像一弯精致的秀眉,窄窄的,只有一抹光亮,却像划破天穹的一道亮剑,清冷透亮。
过不了几日再看,月亮就会变得饱满些,像一弯小船。小时候有一首儿歌这样唱道,弯弯的月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我们就坐在那艘船下面,向伙伴们倾诉着我们的心事,对着月亮笑啊,闹啊,想象着那艘小船,它是否能承载住我们所有对明天的期望。
当然,我们最喜欢的还是月圆的时候。月圆的时候宛如一个大玉盘,明亮柔和。这个时候,打麦场上照得白花花的,孩子们玩着就没有顾忌,可以创通无阻地奔跑,不会害怕被什么绊着,磕着。我和女伴们这时候也是欢喜的,我们或许沿着路边散步,或许坐下来静静地赏月,怎么样的都是快乐的。
圆月像一个恬静舒雅的女子,静静地凝视着大地,望着它面前的山山水水,一景一物,当然还有我们这几个黑葡萄一样眼睛的女孩子。
你们看看月亮里边有什么?
很多次,我们都会不厌其烦地问出这个问题。月圆的时候,月亮里边的景色非常清晰,我们就仔细得辨认着,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
听妈妈说,当年嫦娥被逄蒙所逼,吃下了西王母赐给后羿的不死之药之后,飞到了月宫,却再也回不去了。月光清冷,孤独的嫦娥总是坐在凳子上,在月亮上的一棵树下捣药,她的身旁是陪伴着她的一个玉兔。所以,我总是对着月亮发呆,想象着那个美丽的女子独自守着那寒冷的月宫替她忧虑,她一个人在那里寂寞了怎么办?
长大后,很多时候,生活变得紧张,就忽略了生活中的这些细节。只是偶尔在月圆之时才会想起望一下天空,看一下那依旧明亮清冷的月亮,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本书,书的名字是《穆斯林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的女儿新月,那个像月牙一样清纯的女子,她善良,有爱,执着,坚强。但是上天无眼,这样一个唯美的女子,却注定要承受常人不可忍受的痛苦。父辈之间的情感纠葛,却无辜的殃及到了新月的身上,她迷茫,孤独,忧伤无处排解,直到遇见了她的导师楚雁潮,生活中才有了亮光,正在她努力着向她的梦想飞翔的时候,却没想到所有的美好只是昙花一现,她再也没有机会重新走进她全身心热爱着的学校,命运甚至剥夺了她对爱情的希翼,剥夺了她年轻的生命。
夜深了,西厢房里,新月躺在妈妈年轻的时候睡过的床上,在妈妈的轻轻拍抚下,甜甜地睡着了。她做了一个长长的梦,色彩斑斓的梦:伦敦的塔桥,北平的大前门,海上的大轮船,雕花影壁上的月亮,又香又酥的薄都凑到一起来了,唯独没有梦见早晨进家之后的那一场大人的争吵。她在梦里还咯咯地笑呢,她梦见的都是美好的。梦总是美好的。梦应该是美好的。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好像看到了床上那个娇小的女孩子,正闭着眼睛恬睡,根本不知道她的妈妈,她最最亲爱的妈妈已经在她睡梦中偷偷地离去了,而把那个充满了忧伤痛苦的岁月都留给了弱小的新月。
新月多好听的名字。新月,黑暗里的一道光,最终却没有饱满,就像一个弱小的星星一样逝去了。心好疼,每每看到天上的满月,我就会想起那个清纯的女孩子,怎么就消失在了天际,愿圆月能够照亮她走去的路。
以后凝望月亮的时候,我对月亮又有了另一种感怀。人的一生,有欢喜有忧伤,是不是就像这天上的月,有圆有缺?在明静的月光普照下,愿我们都有好的心态,圆时且喜,缺时勿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