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和写

作者: 天净树梓 | 来源:发表于2018-06-18 11:41 被阅读154次

        阅读和写作,来晨山前就是我较喜欢也自认为做得不错的。到晨山后,这两样的进步也最为显著。

        首先,文言的阅读。

        来晨山前,对文言文的认识几乎为零,半文言也只是勉强看懂。五下时,穿越了《西游记》,是我第一次那样一点点地分析一本书背后的东西,况且与这书还有点交流障碍,但整个过程下来,对语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后是一段时间的小古文和《世说新语》,难度是差不多的。主要是因为量多,读来读去几个常用字,读了几十几百遍总会知道是什么意思吧。这次结束后,能完全看懂较短的文言了,并在其期间能够在写作上运用一些。

        最后是《三国志》。经过一段时间魔鬼式的断句练习后,竟能在不查注释并保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知道意思。直接浏览大量原文,也可以直接提取信息。

        三个大课程的穿越,使我的文言阅读从最开始的小古文也一知半解,到现在的能读大段的长文言。可以说是一门语言上的飞跃了。

        阅读和写作一直是密不可分的,阅读进步了,写作自然也有长进。

        对于写作,我只能说我是懒。一篇文章,写前常壮志成城地说要写好多,写着写着不想写了,草草结尾说就这样吧。老师规定字数,不达标是不会的,但每次都是规定的线上再超那么一点点,从来都是这样。所以啊,字数总在600~700之间徘徊,不多不少刚刚好。写得倒也不错,但字数是个千年都跨不过去的坎。

        到晨山后的第一第二个学期,其实我仍没改掉这个毛病。晨山的字数要求提到了800,我的文章就在800~900之间,而要求六百的文章就绝不超过800。

        不过字数归字数,这期间我也写过几篇挺满意的,比如那篇《生之咏》。自己琢磨了大约一小时多,写完了自己看着都舒坦。虽说现在翻回去觉得写得有些散了,但很多词句还是很喜欢的。

        到六年级后,或许是自我学习的意识加强了,也可能是水平提高了,总之这样下意识凑字数的事少了许多。文章好坏根据心情来,心血来潮就有好文,相比之前算是好了许多。

        很快,寒假的那篇论文从天而降。我其实并不很担心写不到字数,因为知道其实我是完全有能力写到两千,甚至两千还要多很多的。查了一天的资料,又边查边写了一天,结束了。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显得轻松很多,赤壁的论文最后上了四千。虽说可能是偏文艺了点,但作为一篇文章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除字数,质量上也有提高。一方面语言读着更舒服了,另一方面文章的架构和组织,整体都有上升。

        推动这些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就。

相关文章

  • 读和写

    阅读和写作,来晨山前就是我较喜欢也自认为做得不错的。到晨山后,这两样的进步也最为显著。 首先,文言...

  • 读和写

    互联网设备的发展,使得我们更加依赖手机,电脑等。不管是社交还是游戏,我们投入了太多时间。几乎工作学习之外的时...

  • 读和写

    作为普通老百姓,自认为在这个阶层里读的书也不算少了,不是因为特别勇猛精进,而是因为有幸活在这个时代,读书实在太容易...

  • 读和写

    读书让灵魂更加丰盈,锻炼让身材更加健美。这是2019本人的两大杰作:即读书和锻练。今天只说读和写。 N多年来,老公...

  • 读和写

    读与写,就是我们精神生活的呼与吸。阅读是吸,吸收和吸纳,写作是呼,呼出和排解。 一个人,如果没有生理意义上的呼吸,...

  • 读和写

    古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今有阅读是输入的过程,写作是输出的过程。都在强调同一个问题:读和写。 在这里,我们不能...

  • 《读和写》

    沐绍良的《读和写》已经读完了,说实话,收益不少。 一个是,原来写作竟有这些技巧,我原来怎么不知道呢...

  • 2-6读完65-79页

    感悟一:初读《读和写》章节,我觉得文字精炼,揭示了读和写与语文学习的关系,强调了读是基础,写是关键,读和写是学好语...

  • CopyOnWriteArrayList源码分析

    如果要并发读写,如果用synchronized和ReentrantLock那会严重阻塞 读-读,读-写,写-写。如...

  • TFRecord写和读

    写 思路 数据移到example, example序列化为字符串后,再写入文件。example 包含Feature...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和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ag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