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2022上海咖啡文化周”拍一部电影?贸然一想,不难呀。
我小的时候,咖啡馆在上海的街头巷尾几近绝迹。饶是这样,邻里间聊天时动辄就会冒出“咖啡”一词。清楚地记得,住在隔壁的阿姨是三班倒的纺织女工。头一天晚上10点20分上班,要到第二天早晨6点20分下班,阿姨说下半夜那几个小时最难熬,必须喝上一杯咖啡茶才能顶到下班时。见我对咖啡茶非常好奇,阿姨特意从橱柜里取出一块上海咖啡厂生产的比好时金砖巧克力大一圈的块状物给我看,“想喝的话,放一块到杯子里,冲入开水,再搅匀。想喝吗?”我知道不能随便吃别人家的东西,但那7分钱一块咖啡茶实在太诱惑一个小女孩了,我就微微点了点头……齁甜,又苦不堪言。
虽然那块咖啡茶与咖啡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东西,但它给予我的“咖啡”初体验,却让我至今都不喜欢喝咖啡,这让我愈加好奇上海何以会有这么庞大的咖啡爱好群——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每平方千米有57.9家咖啡馆,差不多每走十几步,就能看见一家咖啡馆——可见,对上海市民而言咖啡已经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后的添加项,君不见每天早上,握着一杯咖啡进公司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习惯。
听说上海著名作家陈丹燕参与拍摄的一部特意为“2020上海咖啡文化周”创作的电影《四季咖啡馆》已经杀青,我就惦着能早日看到影片以解盘踞在我心头很久的疑惑。通过阅读陈丹燕的作品积累起来的对上海这位女作家的了解,我认定她一定会在影片中给出我想要的答案。
结果,给我答案的,不仅仅是陈丹燕。
《四季咖啡馆》是由王小龙、周洪波、陈丹燕、舒浩仑、杨洋、艾买提·麦麦提、金嘉楠、杨宸联合执导的一部电影,由《人民咖啡馆》、《面试》、《哨子》、《咖啡与雪糕》、《冷萃》、《咖啡馆》和《富民长乐》等7部短片组合而成。一一欣赏过这7部短片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几位导演没有因为自己要做的是一篇“2022上海咖啡文化周”的命题作文,而态度敷衍。仅7部短片采用的体裁,就能“读”到他们是在对上海与咖啡的关系进行了反复琢磨后,才选择了自己的表达方式。所以,成片以后的《四季咖啡馆》,《人民咖啡馆》和《富民长乐》是短纪录片,《面试》、《咖啡与雪糕》、《冷萃》和《咖啡馆》则是短故事片,至于陈丹燕自导自演的《哨子》,虽体裁一时难辨,却后劲最足。
金嘉楠执导的纪录短片《富民长乐》是《四季咖啡馆》的开场戏,片子巧妙地拈出了颇具上海特色的两条马路富民路和长乐路的路名来做片名。这一片名在定下了整部电影“富民长乐”的基调之外,也部分地回答了我积压在心头已久疑问,咖啡何以就成了上海市民的必需品。以社区咖啡馆的主理人为叙述者的这部短纪录片,通过拍摄出入位于富民路、长乐路口的一家社区咖啡馆的消费人群,展现了这些在我们看来应该不会亲近咖啡的老年人对咖啡的需求。当然,有一位阿姨是因为女儿特别喜欢咖啡主理人做的咖啡会每天自带杯子来买两杯咖啡,更多的阿姨大叔们是为满足自己而坐进这家面积小小的咖啡馆的。这些在生活中精打细算的大叔阿姨们,为节约几元钱他们会不怕麻烦地自带容器来喝咖啡,但这丝毫也不影响他们闲散地坐在咖啡馆里喝着咖啡议论家长里短时获得的乐趣。他们互相点评用咖啡主理人派送给他们的一次性照相机留住的生活瞬间,他们也将自己刹那的喜怒哀乐写在五颜六色的纸上贴上店里的墙头。那一张张情绪各异的照片以及墙上的留言,就是上海市民将咖啡列入生活必需的理由吧?除了衣食住行,谁都需要宣泄情绪的树洞。那位呵呵笑着写下一句“生活像咖啡一样苦”的大叔,是道出了生活艰难,不也说出了生活如咖啡的苦那般醇厚吗?
既然咖啡馆是上海市民的树洞,那么,喝一杯咖啡就不是他们的生活插曲,而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那几位曾经在舞台上澎湃青春的摇滚大叔,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不再是舞台的主角,但并不妨碍他们聚首在四行仓库的人民咖啡馆感慨往事如飞;那一对兄妹,在要不要落笔动迁协议书这一问题上产生分歧后,将谋求和谐的地点选在了对他们来说气味熟悉的咖啡馆;感情已经疏淡是否还要将婚约进行下去?上海男人把在异地打拼的女友约来咖啡馆谈情说爱,也许是觉得馥郁的咖啡香能消弭隔阂;至于已定居上海的新疆同胞何以将家乡的朋友带进咖啡馆重叙旧好,大概是耳濡目染之下他们也觉得去咖啡馆与最好的朋友一起喝上一杯,已是上海的日常。
《四季咖啡馆》就是这样一部像是从上海与咖啡的故事中随意抓取了几个呈现在银幕上的对应“2022上海咖啡周”的电影。可,真的随意抓取几个故事就能成就这样一部以咖啡为名的电影吗?
《哨子》说,《四季咖啡馆》的每一个镜头,都凝聚着主场人员的思考和心血。
陈丹燕《哨子》的剧照写上海,也写上海人眼中的全世界的作家陈丹燕,曾经说过她的写作特别是写作大纲,不少是在咖啡馆里完成的,这也是《四季咖啡馆》将7部短片中的一部,交给她的缘故吧?如果随意抓取一个故事来完成“作业”,陈丹燕就将自己在咖啡馆写作的日常搬上银幕就可以了,“写作是寂寞的工作,就像一个人造一栋房子,所以我总在咖啡馆里工作,这里轻松一点。咖啡很香,它鼓励灵感”,《哨子》就在陈丹燕的娓娓道来中拉开了帷幕。如若陈丹燕按照这个思路将短片进行下去,会是一部讨巧又唯美的艺术短片,但是,她的每一次实践总在寻求突破自己的路径,所以,以打字的速度说完那句旁白后,《哨子》一拐弯离开了咖啡寻找起哨子来——其实,《四季咖啡馆》的每一个故事都与咖啡馆有关,却都由咖啡馆出发铺陈了发生在这座城市里的有趣故事和描摹了出没在这座城市里的有趣的人。
熟悉陈丹燕的读者都知道,近些年这位作家要么在路上,要么在写路上遇见的人和事。若不是疫情,过去的三年里她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加精彩的异域故事。这三年里,远行的脚步暂停了,但向往远方的心从来不曾停歇过,因此,陈丹燕想要找到一种哨子在她独行时既能保护自己又能让自己不失优雅,片名“哨子”由此而来。随着陈丹燕端坐咖啡馆通过互联网寻找哨子的情节慢慢向前推进,我们渐渐感觉到,电影中哨子已经挣脱了它的实用性“飞翔”在一个广阔的意象空间,比如,它像是在呼唤平安和谐能回归世界,从而让想浪迹天涯的陈丹燕们能轻松自在地走在她想踏足的城市乡村、大道小径。
一想到《哨子》的这一层含义,看电影的人忍不住潸然泪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