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钻石法则,三段论、三点式
许多人在写作的时候,最难的是什么?就是不知道从何讲起,不知道如何去构建一个清晰的思路,不知道如何达到文章有观点、有条理、有重点这“三有”境界。“钻石法则”就要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解决搭建框架的问题。
1、钻石法则
钻石法则=三段论+三点式,其实就是“总-分-总”结构
一颗钻石=一个意群=一个基本单元
以钻石法则框架来写一两千字的文章挺合适。至于长文章,其实就是多颗钻石以多种方式进行叠加组合罢了。
我们写作是由字组成词,词组成句子,句子组成段落,段落组成意群,意群再组成篇章。但是,这是一种表面的划分,并不能够让我们对文章的构造有深刻的理解。
“意群”在一篇文章里面,是非常关键的要素与概念,可是因为它相对隐形而被我们忽略。从内容上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如果逻辑清晰的话,总是由一段或几段话语来说明一个观点、一个事件、一个物品、一个人物,这就是一个意群。一个意群即一个基本单元,通常可以用一个钻石法则来构造。为了叙述的方便,我把按照钻石法则写成的一段文字称为一颗钻石。
一篇文章,可以由一颗钻石构成,也可以由两颗、三颗、四颗或更多颗钻石构成。
即开头部分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先提出一个观点,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叫“立题”,后面再细说),接着主体部分展开三点至五点或更多来回答这个问题,结尾时写上几句话,或总结,或强调,或呼应,或升华。
主体部分要分成三点来讲。但是,并不是说,任何场合你都要讲三点。
是不是要讲三点,要看场合、看时间、看话题、看对象、看自己的身份,你不可以不论何时、不论何地都讲三点。有些时候,你只需讲一点,有时候你也可以讲两点,有时候,问题复杂了,你还得讲四点、讲五点。
大家要记住,我说的主体部分讲三点,有两层意思:一是在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话题与情况下,你可以而且应当分为三点回答。二是希望我们养成发散思考的习惯,要求自己努力分成三点,显得更全面,即使是编,也要编出三点来,因为这是在训练自己的思维。
2、“总与分”的本质关系
按照一般的理解,“总与分”的关系是,总:提出一个观点,或者是概括性的结论;分:对观点或结论展开进行阐述、分析、论证与说明。这个说法没有错,但缺乏可操作性,没有彻底讲透。
特别提醒各位读者:“总与分”的本质关系,是问与答的关系。也就是说,开头的总,无外乎是在交待背景由来和基本观点之后,提出一个问题;后边的分,即主体部分展开三点或多方面回答。
总 = 问
分 = 答
明白“总与分”的关系是“问与答”的关系,你是不是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果不明白总与分关系是问与答的关系,只看到表面的总与分,就没法弄清文字前后的逻辑关系,写起来就没有章法。
3、开头做好两件事,关于“开头”这第一段
开头部分一定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给出观点。所谓的观点,就是你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意见、结论。我们写作与演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告诉一些你的观点给别人。当然,在这里,观点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不论如何,其核心的意思通常就只有一个。这是你讲话开头必须明确的。
开头要做好的第二点件事是立题。立题,就是较短的一篇文章中那个最基本、最核心的大问题,而整篇文章其实就在回答这一个“立题”。
朱行能先生《写作思维学》一书中罗列了13种开头的方法,包括: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摆出事实,引而不发;设问探源,突出中心;交待情况,弄清来由;事理结合,强调重要;点明寓意,顺理成章;以事引论,发人深省;以诗引论,情理交融;以言引论,先声夺人;限定范围,不枝不蔓;委婉曲折,引人入胜;反弹琵琶,别出心裁;正反对照,严密周全。以上13种方法都很有实用价值,各位读者可以深入研习运用,但这些方法终归都是用来亮出自己观点的。
4、主体是在回答问题,关于“主体”这第二段
主体部分不是在干别的,就是在回答所谓“立题”提出来的问题。这一点各位一定要牢记。因为“立题”是一个问题,我们就应当去回答它,而回答立题,不能只用很少的文字来完成,而应当比较深入地进行;而且,为了回答得好,达到全面性、条理性、专业性“三性”的效果,通常情况下都应当分成三点展开。
一般人思路打不开,或者打开以后却很混乱,就是因为没有“立题”并且纵深展开回答。如果画成图形对比一下两种模式,大家就清楚问题所在了。
有无立题的对比
“一字形”就是没有“立题”与展开三点式回答,这种模式只是在横向展开思路而缺乏纵深,最容易写不出东西来,也不可能深入,还可能思路飘浮混乱,总是在不同的几个观点之间跳来跳去。
而“T字形”则是在横向展开思路的同时,还总是在关键的地方“立题”,然后做纵深的挖掘。
5、“结尾”这一段。
写作与演讲都给一个专门的结尾,它可以起到三个作用:补充完善、强调升华、激发行为。
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总要写上或说上几句:一是可以通过概述的方式,罗列前面所讲的要点;二是可以抓住某一要点,特别地强调,要求大家记住;三是提出某些建议、希望、要求、祝愿,等等。这样,一篇文章或一个演讲才显得完美。
6、钻石法则 六种变化结构
哑铃形、吊坠形、鱼骨形、金字塔形、乔木形和藤蔓形。
哑铃形框架是由两颗钻石构成,先立一个题,展开三点回答,稍微过渡一下之后,再立一个题,接着又展开三点回答。
鱼骨形框架则适用于长篇的文章。也就是不断地立题,不断地展开三点式的回答。长篇的学术文章或工作报告,往往要采用这样的框架。
金字塔形框架也适用于长篇文章,它其实就是大钻石套小钻石,也即在主体部分解成三点之后,每一点又再立题,往下分解为三点,这样,整个文章就分成了九点。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再往下分三点,也就是大三点下面有中三点,中三点下面有小三点,整个文章就分成了二十七点。
乔木形框架也适用于长篇文章。乔木是树身高大的树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乔木长的什么样子:树干拔地而起往上长,到了一定高度,就开始横着发一些大树枝;而大树枝上又发一些小树枝,最后小树枝上面长满树叶。这样的框架结构,比较适合一些较复杂,且需要较深入展开的话题。每一个分枝的地方,都需要一个明确的立题,但是整篇文章,不会偏离主干,而且应当像一棵树一样,保持树形与树冠的相对均衡。
藤蔓形框架结构也可以称为意识流结构,也就是想到什么话语就写出来,如果你并不是一个思维极度跳跃的人,而且你能够相对紧密地扣紧一个主题,写这样的文章也无妨。它在形式上往往用序号来做小标题,相当于随笔,接近于文学,因此,它一般适合于表达情绪或者罗列一些观点,而不适合深入系统地论述观点。早些年我读过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的书《思想录》,就是这样的文章。
与不同立题相结合、可操作性强的框架,还将在《谋篇布局》一章给大家介绍。
7、道、法、术
知识分为三个层次,最高一层是“道”,哲学就是这个层次的;中间一层是“法”,逻辑学等等工具类学科就属于这个层次;底层的知识则是“术”,各门具体的学科,尤其是解决人类各种具体问题的知识,都处于术的层次。
中国式思维好走两个极端,要么是执着于道,讲些玄虚难懂的东西,比如我们的传统国学,许多人一说起来就头疼,尤其再加上一个文言文,就更加难懂。要么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擅长弄些雕虫小技、奇技淫巧。中国人缺乏中间层的知识,也就是方法论缺乏,工具学科缺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