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币安宣布收购了CoinMarketCap(简称CMC)引起不小争议,矛盾聚焦于CMC随后对交易所排名做出的一些调整,而这些调整有利于其新股东币安交易所的排名地位。我们不预设立场,先来看CMC被收购后做了哪些“小动作”,再来评判CMC做出改变的出发点及其利弊。
小动作1: 下架Adjusted Volume
Adjusted Volume(“调整后成交量”)是对各交易所提供的原始成交量数据进行适当调整的结果。相较于原始成交量,“调整后成交量”仅考虑现货交易对成交量,并且剔除交易挖矿产生的成交量和零手续费交易的成交量。根据CMC的解释,下架这一指标是由于“调整后成交量”的名称使投资者误以为该数值是已将虚假成交量剔除后的结果。然而“调整后成交量”并未对虚假成交量做进一步筛除,因此为避免歧义CMC将这一指标删除,取而代之的是真正反映虚假成交量情况的ConfidenceIndicator指标(见下文)。
小动作2: 新增Web Traffic Factor
Web Traffic Factor(“网络流量”)用以反映交易所的活跃用户数量。新增这一指标是为了能与CMC已有的Liquidity Score(“流动性评分”)互补,更有效地甄别交易所虚假成交量,其中的逻辑是成交量的高低依赖于2个因素:1)流动性水平2)用户数量。为了避免交易所谎报用户数,CMC选择自制的“网络流量”指标作为代替,其计算所用参数也是互联网运维的常见指标,例如页面浏览数、独立访客数、跳出率等等。
小动作3: 新增Confidence Indicator
Confidence Indicator(“成交量可信度”)衡量的是交易所某一交易对成交量的真实程度。CMC希望借此指标让投资者更容易分辨交易所在哪些交易对上可能存在虚假成交量。该指标是基于CMC已有的“流动性评分”和新增的“网络流量”指标共同构建计量模型得到,并且计量模型会以机器学习的方式不断改进。“成交量可信度”以百分比形式体现,数值越高暗示该交易对的成交量可信任程度越高,反之则虚假刷量的可能性更高。
小动作4: 交易所排名规则变更
CMC不再按交易所成交额排名,调整后的排名将会依据“流动性评分”指标、成交量、“网络流量”指标、“成交量可信度”指标综合得出(注:排名时CMC仅考虑现货市场)。
可以看出CMC的这“小动作”都是围绕交易所成交量展开的。交易所的虚假成交量有目共睹,为了能吸引流量到自己的平台,无良交易所选择制造虚假交易,提升成交量排名从而在CMC上获得更靠前的展示位。但对投资者来说,若是误入某些不诚信交易所,轻则交易成本上升、交易执行困难(流动性差),重则交易所跑路(诈骗),因此投资者也极力避免使用存在虚假成交的交易所。
但辨别虚假成交量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并非易事。此次CMC对“网络流量”指标的研究让虚假成交量的统计有了更完整的理论依据及数据基础。由此进一步引入的“成交量可信度”指标,也让投资者可以对不同交易对的虚假成交量有直观感受。
简而言之,CMC的这些改动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即更加真实的反应交易所成交量,使得虚假成交量这一币圈毒瘤无处藏身。
交易所排名的缺陷以及币安的影响
虽然“网络流量”指标为虚假成交量计算提供了基础,但采用“网络流量”本身作为交易所排名的评判要素未必合适。
“网络流量”是一项间接指标,即只能通过流量高低了解用户活跃度,从而对交易所的优劣进行“推测”。但用户活跃度本身又极易受宣传策略、统计口径影响(CMC的“网络流量”缺少对移动端交易的关注),导致“网络流量”这种间接指标往往会遗漏其他决定交易所优劣的重要因素,例如资产安全性、监管要求、增值服务、交易便捷等。举个电商平台的例子,单从用户数这一流量指标看,拼多多已超过京东,但这并不能证明拼多多上的商品比京东的质量好。另一个币圈的例子,当初占据了全球70%以上比特币交易的Mt Gox交易所,其网络流量评分一定遥遥领先,但最终也是倒闭收场,留下无辜的投资者们不断申诉。
因此,以“网络流量”指标为主的交易所排名并非是个面面俱到的排名,甚至有些避重就轻。就连币安CEO赵长鹏也认为偏向网络流量指标的排名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赵长鹏Twitter截图但无论如何,经过CMC此番调整动作后,币安都已成为最大赢家。无论是网络流量排名还是交易所综合排名,币安都位列第一。大有既当裁判又当运动的嫌疑,也难怪为人所诟病。
币安交易所在CMC上排名第一不管币安是否有意为之或是真的实至名归,我们都希望CMC能继续保持独立及专业,并能不断改进排名指标,将投资者关心的资产安全性、监管要求等重要因素都纳入到交易所排名的考量中。
———— e n d ————
往期推荐
希望大家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更加方便交流。公众号的文章也会率先更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