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184569/9155c808cbfdb193.jpg)
这次考试是明明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次——
狮子三年级,三次考试成绩取平均值,将决定四年级能否进入精英班;豹子从这次考试开始就是“呈分试”了,三次呈分试成绩将决定升入什么等级的中学。
可是,帮孩子温书这件事,却变得越来越佛系了。
想当年,每到考试周,豹子爸要负责承担起煮饭的任务,兴趣班也要请假(娃们的兴趣班全是体育类,太费孩子,上完回来就温不动书只想睡觉了)……
可是这一回,基本上是该干啥干啥,家庭秩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而我,也从当初“盯关跟”式的温书“保姆”,进化为“幕后黑手”……
为啥呢?因为豹子和狮子都长大了呀!
现在的我,号称是帮忙温书,其实主要是问一问——
哪天考什么、怎么考?需要温习哪些书和哪些工作纸?这一科的重点难点是什么?你自己的薄弱环节是什么?需要我提供什么帮助?
我跟孩子们说得很清楚:
考试周,我会把自己的事务全都安排好,只要你们在家,我有求必应——
这“有求必应”指的是:你们需要我帮忙突破什么难点、帮忙巩固什么易错点……明确告诉我,我会乐于帮忙。
孩子们不需要听我的吩咐、跟着我的安排,决定什么时间温习哪一科;而要自己做计划、自己评估轻重缓急:“考试是你们自己要去面对的事情,妈妈只是个帮忙的”。
现实情况就是:我没上你们的课堂里坐着去,我啥也不明白,你得负责帮我整明白——
比如英文科包括“阅读”“语法”“写作”“聆听”“说话”和“默书”,每份试卷分别是多少分,考多长时间,最后以怎样的比重构成英文科总分;
比如“语法”试卷会包括哪些时态、哪些题型、哪些知识点……
豹子狮子负责给我讲解介词的使用规则和问答题答题技巧、写作格式和策略,让我帮忙巩固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
我们一起理解一起背诵,辅导妈妈的过程就是温习的过程。
我给俩娃当学生而不是当老师,温书的日子不再是叫嚷喊叫、鸡飞狗跳的了。
孩子们亲眼看到爸爸每天在努力工作,妈妈没有一天不在学习——没有谁能候在那里专门为他们服务。
我也不再大包打揽,而是“冷酷”地指出:“我很忙,仍旧愿意挤出时间来帮助你们;但我只能充当协助者,不会对你们的事情负责——这是你们的学习、你们的考试,自己的目标自己去争取,自己的遗憾也只能自己去承担。”
奇妙的是,孩子们在最初的几声抱怨之后,以比我预想中快得多的速度适应了这种变化。
“不行啊妈妈,你要管我们啊!”这样的不安很快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豹子桌前隔板上贴着的学习计划和待办事项清单,是两个人周末早早起床却没有急着玩ipad而是把温习安排在最前面。
孩子们真的长大了。不像婴幼儿时代,相差一岁半而样貌极为相似的姐弟俩总被人问“是不是双胞胎”。
现在的豹子和狮子差异性越来越明显,为他们提供同等的帮助也越来越不可能。
在狮子看来,学习有意思但是不值得为争取更好名次而投入太多时间。
以他目前的成绩,进入精英班并无悬念;如果这次考砸了,只能进入中等程度班级,他也觉得可以接受。
我觉得他能接受我也能接受。
对豹子而言则并非如此。
五年级第一次考试班级第二名,第二次考试退步一名成了班级第三,她对自己大为不满,念叨了很久没法释怀。
我觉得她追求更高目标,我也支持。
由此可见,对待姐弟二人,没法一视同仁——学段不同、现状不同、追求也不一样:那就只能自己做好安排。
我总会慷慨地伸出援手,但是“皇上不急太监急”的事情不可能发生。
下周二期末考试就结束了。
这是我度过的最潇洒舒适的“温书伴读周”,至于结果如何,那就拭目以待吧。
——无论是怎样的结果,都能促进过程优化,都不会是坏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