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个人认为资本形成体系,不是作者所言的“非A即B”的德日银行信贷为主或美国股权投资为主的比较优势的资本形成形成体系。实际上,产业金融、贸易金融、股权金融无所谓优劣,实乃一国现代产业体系构成中的实体经济、科技、金融、人力资源等的优化配置、动态发展和金融政策的择优组合策略。无所谓“好坏”,皆因地制宜和为我所用,否则,永远唯“别国”马首是瞻,而遑论中国特色金融体系。
反倒是资管信托的上位法完善、统一的功能监管、税收中性是基础建设和应有之义,这也是长期资本市场发展成熟的前提。
信托信义义务的“自律”大于“他律”,信托原则大于合同原则,在现阶段国内“卖方主导”的金融市场阶段,大力发展同样承担信托责任和约束的独立第三方专业机构,而非作者所言的“卖方自带”例如左右手关系的公募基金投顾,倒是可能政策及市场风险隐患。这也类同于诺亚财富“反向”的先独立第三方,然后诺亚歌斐直接做资管,然后翻船出问题一样。
中国特色金融创新重要“制度折冲”和规制引领,是大力发展持有人所有的互助普惠金融,典型如会员所有的相互保险、基金持有人所有的公司制基金、互助银行等,即可解决丰富小微企业融资难,也可促进长期资本市场的供给创新与充分竞争。这是我国信托文化缺失,法制建设不完善,但传统互助文化和信任机制,所具有的深厚基础和优势所在。恰是西方现代金融探索和成功,但在国内又发展极为短板之所在。也是“填空白、补短板、强弱项”的重点领域之所在。
”从全球经验看,以活跃的股权投资和强大的资本市场为主的创新资本形成体系整体上优于以银行信贷为主的创新资本形成体系,并且导致创新发展路径和综合创新能力上的显著差别。例如,德国、日本借助银行体系与中小企业之间形成的深度融合传统,在成熟产业和已有企业的技术革新上得到长期资本的有力支持,而美国凭借强大的股权投资力量和发达的资本市场在根本性的技术创新上获得了明显的比较优势,在引领科技革命的道路上走在了最前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