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召公
那些年,我们学过的小说(三)六年级的下册第四组单元学习中,《凡卡》这篇小说,给我印象深刻。30年前的80年代,我上小学六年级时,同样非常喜欢这篇文章。少年凡卡的悲惨遭遇,使我对他的境遇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十岁的我,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知道了生活中既有真善美,也有丑陋的东西让人愤恨和讨厌!
那些年,我们学过的小说(三)《凡卡》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名作,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揭露了19世纪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小说按照写信的过程记叙。开始叙述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堂的机会,以后的给爷爷写信。接着写凡卡的信中向爷爷倾诉自己难以忍受的悲惨学徒生活,求爷爷带他回乡下。最后写凡卡把写好的信塞进邮筒里,在甜蜜的梦中看见爷爷正在念他的信。
那些年,我们学过的小说(三)在我幼小的心里面,初步认识到了小说中人物的悲惨生活。在阅读的体验中,我认识到了凡卡悲剧的产生者,是人性邪恶的老板和老板娘,是爱捉弄和欺负他的伙计,而悲剧的根源是黑暗的沙俄社会,我那时候并不能完全理解,即使知道也是老师强行灌输的结果。这让我感觉到,我们最初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人物的命运,人生的曲折,生活的悲痛,都是我们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达成情感共鸣的结果。而学习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在固定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一种附加。现在从一个教者的角度来看,对叙事性作品的教学,过多的去关注文章的主题,是没有太多的意义的。因此,它也就不能作为小学小说教学的重点。小学的语文老师在进行叙事性作品的教学时,更应该把情感的体验点作为重点,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教学问题。
统编版出现以前的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选取了一篇叫作《心声》小说。这篇小说教过九年级的老师都有印象,小说的主人公李京京,之所以喜欢《凡卡》(此小说中叫万卡)这篇文章,是因为李京京和凡卡有着相同的遭遇。李京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继而将情感寄托在乡下的爷爷那里。因为有共同的遭遇,因此形成了情感上的共鸣。在课堂上,即使李京京的声音嘶哑老师不喜欢,同学不认可,但他仍然能够读的有声有色,并且在朗读时对人物有自己的理解。这一切都源于他生活的体验和小说中的人物形成了情感共鸣。这也就反过来证明了,小说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而不是主旨思想的灌输。
那些年,我们学过的小说(三)
从生活现实的角度来讲,十岁的我之所以喜欢这篇文章,也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有一个疼爱我的爷爷。我三岁的时候就和爷爷生活在一起,小学时,每天都是爷爷叫我起床,感情十分的深厚。爷爷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会木工活,在我的童年生活里,所有的玩具都是爷爷给我做的,木头枪、弹弓、小推车,这些玩具我应有尽有,常常招来其他小伙伴的羡慕。爷爷又是一名兽医。周围人家的牲口病了,都会请爷爷去他们家里给牲口看病,人们对爷爷的恭维,也让我产生了一分荣耀。爷爷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对中国所有的演义小说无所不通,并且把这些故事经常讲给我听。我经常听的是如痴如醉。这也让我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在一篇写读书的文章里就提到了爷爷对我的影响。
后来我离开了乡下去了城里,怎么也忘不了乡下的爷爷,一有机会就回家看他们。他老人家也是经常思念着我,在乡下牵挂着我,直到临去世的前一刻还喊着我的名字。读到《凡卡》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的情感有了寄托点,这也许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吧。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文学是我们审美的工具,我们通过文字表达情感,也在文学的审美中寄托情感。简单的想一下,几十年过去了,我回过头来又去品味这篇文章,本身就是这种伟大作品不朽的意义!
那些年,我们学过的小说(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