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

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

作者: 王者之声 | 来源:发表于2017-01-04 08:07 被阅读1800次

    教学工作可比厨师,写好一份食谱,准备所有配料,上场按部就班,动动巧手,一盘好菜准时上桌。只不过,厨师面对的食材,不会说话、不能跑跳、没有思想;教师面对的则是活生生的个体,会回嘴、能移动、有想法。说教学是所有工作类型中难度最高的,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这份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且是一群人。

    对一位老师来说,上课是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出去就了事的时代已经过去,教学不只要把书本教完,更重要的是把学生教会,所以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能够让教学的效率提高、效果提升,更显重要。

    我们来借镜一位高中老师的数学课片段,看他在"教"什么、怎么"教",还有什么时候"教"。


    丘老师的这一堂高三数学复习课是从解题开始,他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让学生在一上课先解以下4道预习检测题:

    课首检测学生预习情形

    4个问题中,前3题是选择题,第4题则是填空题。学生完成计算后,丘老师快速地用即时反馈器来收集每一位同学的答案。由于第4题没有选项,丘老师便用挑人的方式,每次挑选一位同学起来说出他/她的计算结果,前后挑了3位,丘老师便将每一个答案标上1到3的选项号码,并跟同学说若他们的计算结果与这3位不同,就选择4。在每一题学生作答后,丘老师并不直接给出该题的正确答案,而是将作答统计图贴下来,最后画面上会留下题目和统计图。

    接下来丘老师进行该堂课内容的研讨与探究活动。

    经过将近30分钟的课堂研讨后,丘老师再回到前面的预习检测题画面,他请同学们再计算一次,并且一题一题地让他们按下新的答案,同样地,丘老师一一把统计图贴下来,并与第一次作答统计图对照。在进行第4题时,丘老师询问是否有同学要给一个新的、和前面3个选项不一样的计算结果,有同学给了一个新的数字,丘老师便将它标为选项4,然后请同学回答。 4道题目的两次作答画面如下:

    相同题目二次作答对比学生思考的改变

    一一对照每一个题目的统计图会发现,第一次作答时同学们的选择较为分歧,但在第二次作答时,大家的选择集中了,都选到了正确的答案上去,每一题几乎都只有一两位同学做了不同的选择。而在第4题,原先较多的同学认为选项3是正确的,但再次作答时,多数人都改选了选项4,也就是正确的答案。

    丘老师的这一段教学他到底[教什么]? [怎么教]? [何时教]?

    相信大家可以得到相当大的启发,因为他不直接把书本上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抛问题让学生解;他不用讲述,而是引导学生解题和相互研讨;他在发现有大量学生计算错误时,不急着更正他们,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自行修正。

    此外,丘老师在转变题型的技巧上也非常具有巧思。传统选择题的题干和选项都是由出题者设计,有时难免会有一两个设计的不理想的选项,达不到诱答的效果,使得选择题的教学效果大为减低。但丘老师将填空题这种不好聚焦讨论的题型转变为选择题,而且选项是由学生来提供,这使得每一个选项都有代表性,代表一种错误的运算所产生的结果,也就是一种错误类型或迷思概念。在学生第一次作答时,选项3是错误答案但却有多数的学生选了它,当再次作答时,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改选了正确的答案。在学生由错到对的转变(学习)过程中,丘老师其实没有针对这些题目教些什么,但学生们却都能在课堂研讨与探究之后自行修正原先的错误。


    所以<王者之声>说,一直想着[教什么],不如把这些[什么]设计成提问或任务,让学生完成;一直想着[怎么教],不如把这些[怎么]安排到课堂研讨与探究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一直想着[何时教],不如留下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己找到合适和舒服的方式学会。

    还有还有......丘老师的方法只能用在数学科?只有高中才能用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nn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