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生活过得平平淡淡,内心却时常起起落落。个人的态度转变还是蛮大。
记得刚才北京搬过来的时候,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只能用陌生这两个字来形容。墨迹君倒是十分兴奋。我和女儿跟随他来到房子里,他给我讲解房屋里的各种设施,电器的使用,平时注意事项,开关在哪里……那时,我一边听着,一边记着。讲完室内,他又告诉我周边的设施,买菜的路线,公交,娱乐等等。我看着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感觉我和女儿是远方的客人,他是房东。又好像是我是他的远房亲戚,暂时寄居在那里。
在大厂的正式开始了。起初觉得陌生,新鲜。也时常带女儿去北京。也时常拿大厂和北京比较。还是喜欢北京。北京热闹了些,繁华了些。更重要的是,当我花了五分钟的路程,经过河堤路的时候,GPS语音播报:你已经进入北京地段。当时,就感觉眼前一亮。北京,在我心里已经扎了根,发了芽。我对它有深厚的感情。
我的生活告别了职场,回归到生活。日子沉寂的犹如一只沉睡的骆驼。单调,无聊,烦躁,失落,不满,各种负面的情绪接蹱而至,这些犹如连绵不断的群山,一眼望不到尽头。
我再也不能在这里喝一口热气腾腾的咖啡,尽管我很少喝。我再也不能随便就去逛商场,再也不能去看电影,再也不能找个书店坐下。甚至是超市,也很难看到有北京的大。当有一天,我发现我头发长了,当我找发绳的时候,找遍了整个房子,也没有找到。我只好拿女儿的发绳随意把头发扎了起来。因为,这附近连一个卖发绳的超市都没有。
更闹心的是医疗。找不到好的医院。有一次,女儿不小心磕住了后脑勺。我打车带她去燕郊的医院。我请求做一个脑CT检测。护士说,没有小儿的检测,建议我去北京。当时就泪崩。
我坐在车里,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无奈的骂这个地方:破的掉渣!
于是,打车回来。路上,我在想,如果是夜里有什么意外,可怎么办?夜里连个出租车都叫不到。哪像北京,车子随叫随到。这个地方,地域上属于河北,滴滴把它归为北京。由于偏僻,很多北京出租车都不过来。
怀念北京的各种好。怀念北京的各种美。无论是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北京都是最佳的那个。
有时候从大厂出发,做几站地铁。地铁里大部分是上班族。我看着地铁穿梭在夜色中,窗外是高楼林立的大厦,以及灯光通亮的写字楼,我刹那间感觉全身的工作细胞又复活了。那一刻,真的很想很想把所有的力气都花在工作上。我用手触摸着玻璃,想离那些写字楼的灯光更近一些,好让它们再给我一些温暖。想想之前,我也是那里的一员。
地铁搜的一声穿过去,眼前一片漆黑,语音播报:四惠站到了。那些熟悉的身影,那些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环境,那些打拼的日子,还能再来吗?我闭上眼睛,眼泪悄然滑落。久违的北京,即使闭上眼睛,我也知道到了哪个站,到了哪个方向。那张蜘蛛网一样的地铁图已经深刻烙印在大脑里。
北京,是我把所有的青春热血都倾注的地方。还是怀念它的好。
返回大厂,内心恢复了平静。也很少和这里的人主动说话。也没想过有很多朋友。倘若见了面,礼貌的说一声问候也就不再有下文。心里总是想着,一年后我还会回去的。反正在这里呆不久。
后来,因为女儿和孩子们玩的好,也逐渐认识了一些孩子的家长。然后,慢慢成了朋友。彼此交流发现了一些相同的地方,发现了我身上没有的一些优点。,后来相处之中多了一些快乐。
和她们一起买菜,一起赶集,一起去玩,一起去参加亲子活动。宝妈们能在一起干的事情太多了。什么都是集体活动,这胡思乱想的时间被挤走了。有时候,大家也一起讨论北京。大部分都是从北京过来的,有些说大厂挺好的,更适合生活。
慢慢的,我也不再拿北京和大厂比较。毕竟,周围的人都和我一样。然后,我被这些朋友拉进到各种社区群里。亲子群,育儿群,物品闲置群,业主群,商品折扣群,母婴群,幼儿园家长群……尽管我反感手机发出的滴滴的声音,我把那些群都设置成免打扰,有时候我的确需要它们。从群里可以得到各方面最新的资讯,然后,大家一起集体活动。
和这里的社会关系发生了互动以后,就感觉日子过得也不是那么无聊。说不定哪天都会有惊喜发生。自己已经融入到这里了。
这一年,我亲眼见过很多感动。比如说,轩轩妈妈,他全职在家照看两个孩子。她喜欢绣十字绣。她常常静静的在家里做这个手工,让儿子在旁边玩耍。那天我看了她绣的沁园春,很复杂的图案,她只用了两个月就完工了。她能从烦扰的生活中安静下来专心的去培养她的兴趣。
还有冉冉妈,一个人看孩子。孩子大了些以后,除了照顾家庭,干两份工作。不得不佩服她的能干以及乐观。她说那时候冉冉一岁多的时候,带她去烟台考察亲子项目,拉着沉重的行李箱,带女儿去做火车。当我看到她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感叹她真是不容易。后来遇见她聊到这里的时候,她乐呵呵的说,走到哪里玩到哪里呗。我从她脸上看不到一丝难过。也许,当我们跨过那个门槛,再回头想起往事,都觉得那不是事儿,那是一种战胜过困难以后的安然。的确,坚持过来是一种勇气。
有一次她笑着与我们聊天,打了一个ok的手势,坚定的说:我告诉你们,养娃一定要养俩。
我被她逗的乐坏了。心想,一个孩子都已经够费心的了。真是服了她,百忙之余,还不忘记履行国家的二胎政策。她在女人当中,是一个赢家。她巧妙的在家庭和工作之中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平衡的位置。
还有多多妈妈,第一次认识她是在她组织的亲子烘培课上。我感觉和她似曾相识。好像后来才知道她是华德福的园长。她身上有优秀教育者的气质。她的那些教学理念全是我认同的和需要的。孩子们在教室玩耍的时候,她一边绣手工,一边用美式音歌唱。我相信那绝不是矫情造作,而是一种自然的流露。记得小时候我在入睡,母亲坐在床边给我纳鞋底。当我睁开眼睛,看见她在烛光下劳作,还一边哼这小曲。然后,我听见熟悉的小曲,又安静的入睡。多多妈妈的歌声是那么富有慈爱。我想,当孩子们在玩耍的时候,听到她的歌声,也许会像当年熟睡的我一样,内心有一种安全感。
有一次我带着焦虑去求助她,告诉她在教育女儿方面遇到了棘手的问题。她淡淡的一笑,告诉我,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然后告诉我需要怎么转变。然后她拍着我的肩膀说:齐齐妈妈,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之前也有焦虑和不安。看娃是个很辛苦的心理过程。你会经历一些看不到尽头的黑暗,不知道何时才能看到光明。你看我现在走过来了。坚持吧。你也一样。
得到她的鼓励,让我心里有了些安慰。看到了她现在的简单和睿智。没想到她我经历过一些难言的隐忍。人,难得的是经历过一些东西,依然保持本色和本性,没有留下生活改变过的痕迹。多多妈妈的确在一段人生路上是个赢家。
很边还有许多触动我内心的人儿。他们都在平淡的生活中能找到一个方向。他们踏踏实实的活着,用心干着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他们虽然普通,他们却不认为自己平庸。他们致力在自己的圈子里工作,生活。也没有像我一样天天惦记着北京。
这一年,从一开始的抗拒,沉默到最后的融入。我已经习惯了在这里的生活。都说一线城市容不下肉体,二线城市容不下灵魂。而我生活在一线城市的边缘,依然过的很幸福。
都说幸福的指数和居住的城市有一定关系。我认为这并不绝对。生活在纽约的人,也有可能蹉跎人生,生活在一个小乡镇的人,也有可能在追梦的路上。我想,无论在哪个地方生活,只要内心保持饱满和富足的状态,就是幸福的。并不是只有在北京可以追梦,实现梦想的途径多种多样。只要心敞开了,你会发现条条大路通罗马。
如果有一个地方,有和煦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有安静而美丽的环境,有温暖的家庭,有自己的工作,有和睦的社交圈,有便利的生活圈,那就是幸福乐园。而那个幸福乐园不一定非就是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