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所乡镇学校读书的小陈在临近中考的时候做了一个决定。
他对老师说:我要去读职高。
众人面面相觑。这一天,正好有职高过来宣传,但没人会想到是这个年级次次考前三的聪明孩子心动了。小陈笃定地告诉老师,现在考个中考竞争都这么激烈,读完高中还要考大学、读完大学还要找工作……反正迟早就要进社会,还不如现在学门技术就能早早赚钱了,比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多赚好多钱。说这番话的时候,他的脸上带着轻松了然的笑容。
那一天,在所有同学面前,小陈第一次挨了父亲的巴掌。
但这巴掌没能打掉小陈内心的“野望”。他偷偷离了家,和一群“混社会”的孩子去了异地“打拼”。后来,钱花完被找到送回学校,中考失利,复读,再度辍学……直到,他被昔日的同学看到在一处建筑工地里开起重机。而附近,就是他原本能考上的高中。
现在,低学历依旧能做成一番事业的大有人在,一些大学生给这些成功者打工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人便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
但事实上,“读书无用论”的说法本身就存在逻辑漏洞——即幸存者偏差。
成功的人被冠以光环当做典例,但人们只看到结果,却没看到这个过程淘汰了多少人。成功者不过是幸存下来而已,不代表其行为一定就是正确的。对个案的迷信让很多人看不到两个群体出现成功者的概率之差,也让很多“小陈”们将读书当做无用功。
真相是: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读书无用”。
在中国,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发现,顶端约10%的人群占有社会财富总额的60%。
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背后,很大程度是教育的不公平。“富人越富”,“富二代”们享受的教育倾斜就越多,越能出人头地;对比之下,“穷人也许不是越穷”,只是在生存压力下短期内看不到读书的未来,便认为“读书无用”,最后进阶无望。贫富差距便逐渐在代际间不断延续与固化。
去年,有调查通过八次大规模调研四省近2.5万名学生发现,农村地区整个中学阶段累计辍学率高达63%。而这些孩子大多都早早地开启打工生涯。
自2010年起,亿万富豪的财富每年平均增长13%,比普通工人工资增长快6倍,后者的工资年均增长率仅为2%。乐施会在报告中举例道,一位就职于世界五大时尚品牌公司的CEO每4天的工资,就相当于一名孟加拉国制衣女工一辈子所能挣到的钱。
在美国,只需要花1天多的时间,一名CEO就能赚到一名普通工人一整年的工资额。
而在学历鄙视链中,中专的看不起高中,大学生看不起中专,一本看不起二三本,985、211看不起普通一本,最后硕博看不起本科生……高学历成为一张敲门砖,这张纸决定不了结局;但没有这张纸,很多人连进门的机会也没有。
不要再相信什么“读书无用论”,只有越往上走,未来的选择才会越多,世界才越大。真正的幸福是有选择,一个别无选择的人生,路断了,就真的断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