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其实并不比我优秀,但为什么却过得比我好” 。这方面的困惑,其实大部分人都曾经或多或少的有过。我也有过。
与之相关的典型理论有:
“长跑”理论:这并不是一场公平的赛跑,而是一场从父辈乃至祖辈就开始的长跑,你的起点和他们不同,虽然你现在跑得比别人快,但是过去所带来的差距并没有被弥补。
“拓深理想”理论:你所羡慕别人拥有的东西,其实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有价值,不如把目光放得远一些,去实现更高的价值。
“纵向比较”理论:别人是别人,你是你。不要总想着和别人比较,那样没有意义,而是应该去比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如果过去你不努力,你不会有现在的成绩,而你现在的努力,是为了未来。
“莫比较”理论:与他人比较,总会带来不快乐。不要一味地和他人去比较,而去享受生活本身给你带来的快乐。
还有我最认同的
“放低自身”理论:其实,你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优秀,所以,请放下思想上的包袱,不要过度关注自己,多关注一些别的事物,并保持谦逊。
在学生时代,最有竞争力的资源,是成绩——小学里成绩最好的那批人,进了最好的初中;初中里成绩最好的那批人,进了最好的高中;高中里成绩最好的那批人,进了最好的大学。
但是,环境已经悄然改变。
大学里成绩最好的那批人,在刚进入社会时,是过得最好的吗?
当然,平均来讲,成绩更好的人,工作总体来说更好。但是,个体间的差异,却出奇地大。
刚进入社会时,大学时代的成绩当然还有用,但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事实上,你在大学积累的 工作能力(以及展现的发展潜力)、人脉资源(意味着是否有人给你提供机会)、社交水平(你结交有效人脉的水准)、思维视野(意味着你是否能自己发现机会)等等,都成为了影响你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
那么现在,我们回头看一下,你还觉得,你在初中时比别人更优秀吗?
你在努力学习的时候,别人可能抽空 发展一下兴趣爱好;
你在拼命刷题的时候,别人可能抽空 关心一下国家大事;
你在为自己考了高分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别人可能为自己成为了学生会会长而感到高兴……
成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上面那些东西,是我们,尤其是初中时的我们,极其容易忽略的。但,放眼现在,这点点滴滴的进步,却也逐渐成就了 “他们的谈吐,气质,视野”。
事实是,在初中时,你就未必比同学“优秀”。
更何况,到了高中以后,你的刷题变本加厉,而他们所谓的 “全面发展”,也同样更进一步。
也许,差距就这样被拉开了。
罗素说:“幸福的获得,在极大的程度上却是由于消除了对自我的过分关注。”
觉得自己很优秀,很聪明,并纠结于为什么自己的优秀和聪明无法让自己过得更好,恰恰是自我关注过重的表现。
对于那些自我专注过于严重的人,通向幸福的唯一的道路就是提升外在修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