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ash(散列函数)
-
Hash,一般译为散列、杂凑或者哈希,即把任意长度的输入通过散列算法变换成固定长度的输出,该输出就是散列值
-
若结构中存在和关键字K相等的记录,则必定在f(k)的存储位置上,由此,不需比较便可直接取得所查记录。称这个对应关系f为散列函数,按这个事先建立的表为散列表。
-
对不同的关键字可能得到同一散列地址,即key1≠key2,而f(key1)=f(key2),这种现象称碰
-
常用hash函数
1.直接寻址法:取关键字或关键字的某个线性函数值为散列地址。即H(key)=key或H(key) = a·key + b,其中a和b为常数(这种散列函数叫做自身函数)
2.数学分析法:数字分析法就是找出数字的规律,尽可能利用这些数据来构造冲突几率较低的散列地址。
3.平方取中法:取关键字平方后的几位作为散列地址。
4.折叠法:将关键字分割成位数相同的几部分,最后一部分位数可以不同,然后取这几部分的叠加和(去除进位)作为散列地址。
5.随机数法:选择一随机函数,取关键字作为随机函数的种子生成随机值作为散列地址,通常用于关键字长度不同的场合。
6.除留余数法:取关键字被某个不大于散列表表长m的数p除后所得的余数为散列地址。 -
处理冲突方法
1.开放寻址法:Hi=(H(key) + di) MOD m,i=1,2,…,k(k<=m-1),其中H(key)为散列函数,m为散列表长,di为增量序列,可有下列三种取法:1). di=1,2,3,…,m-1,称线性探测再散列;
2). di=12,-12,22,-22,32,…,±k2,(k<=m/2)称二次探测再散列;
3). di=伪随机数序列,称伪随机探测再散列。
2. 再散列法:Hi=RHi(key),i=1,2,…,k RHi均是不同的散列函数,即在同义词产生地址冲突时计算另一个散列函数地址,直到冲突不再发生,这种方法不易产生“聚集”,但增加了计算时间。
3. 链地址法(拉链法)
4. 建立一个公共溢出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