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法:几种翻转课堂模式

作者: 方老司 | 来源:发表于2016-07-03 11:49 被阅读421次

    我们的教育主要依靠教师的个人教学经验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判断和制定教学决策,教师的底蕴决定了学生的成长,但教师行业缺乏精英人才,所谓“名师出高徒”,但凭传统的教师学校很难满足今天对知识密集型人才的需要。

    今日学校之起源

    1900年,美国的学校还是以单间的乡村校舍为每个孩子做定制化教育,这并非经济有效的做法,只有50%的少年儿童入学。 为了更多的小孩入学,教育者参考工厂体系,创造出了目前的学校,按学生年龄分为各个年级,并配备一名教师,“以同样的路径和进度讲授同样的科目”--一个标准化、庞大而僵化的过程,到了1930年,超过75%的学生进入高中就读,45%的学生毕业。工厂模式的学校为那个时代的经济培养了大量的学生,使数以百万的人成为中产阶级。

    杰斐逊建立的这种体系,只有精英的学生群体才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这样他们可以英明的引领团队,而差的学生可以辍学,证明他们根本不适合培养,只能从事最低层次的工种。

    更令人惊讶的事实

    工厂模式来源于18世纪的普鲁士,统治阶级希望公立教育可以培养出愿意服从权威,尤其是对国王忠实的市民,费希特,一名普鲁士哲学家,是这套体系的关键人物,“如果你想影响一个人,不仅仅是交谈,而是要按照你的方式塑造他”。

    断断续续响起的学校铃声把学习分成了短时、孤立的“科目”,阻碍学生花时间形成深刻的跨学科联系和探索“彼此之间的奇思妙想”,这样,经典的学校时间安排就是一个统治阶级强化镇压的工具。

    当前的知识社会

    但当前世界,60%的工作都是需要知识密集的工人,而工厂已不再适合。首先,每个人的资质不同,即从视觉和听觉获取,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不同。其次,我们的背景知识不同。 所以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不管教师对一个概念解释多少遍,我们就是掌握不了。课堂迅速推进,我们挫折感却不断累加。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1 个性化学习:一对一

    2 基于能力:前一阶段完成前不能到后一阶段

    混合式学习,教师做为驱动者,组织者。学生利用mooc课程学习。

    标语:选择你自己的学习方式

    一人学校

    2008年,纽约市教育局总监罗斯获得了资金并于2009年夏季首次将“一人学校”作为曼哈顿地区夏季数学项目。每天结束时,学校会对每个学生进行测试以详细诊断其所掌握的知识。根据这些信息,学校很快为每个学生第二天的“学习列表”进行匹配,会展示在墙上的显示屏上。

    一些采用在线软件,另一些则是针对小组、虚拟教师或面对面的工作坊。

    结果这种模式获取了巨大的成功,远远领先于普通学校。

    “它唤起了学生对自身优劣势的认知,激发了他们对每日在线评价和继续学习新技能的征服欲。教师对每个学生每天的进展非常清楚,使他们能够给哪些学习困难的学生适当的回应”

     2011年,继续成立“New Classroom”,提供“Teach to One”的混合模式教育,比平均数学成绩高20%

    混合教育的定义

    1 正规的教育项目,至少一部分是在线进行的,而且自主可控。可以自我控制时间、地点、路径和进度。

    2 有可监督的实体场所,可能是一个学习中心等等。

    3 在线,线下互为补充

    模式

    翻转课堂

    学生自助完成在线内容,线下做作业,老师只是提供必要的协助。需要强大的主动学习能力。老师是场外教练或拉拉队员

    个体转换

    个性化学习,时间表是由算法或是老师制定。在各种模式切换

    弹性模式

    中心机房,学生可以随时来学习。学生会根据需要,学习弹性课程的各部分内容。老师会给予帮助,老师会组织课题讨论,以帮助学生扩充和深化学习。

    菜单模式

    高中采用较多,用来完成学习没教的内容,比如AP,老师是登记的在线老师

    增强虚拟模式

     课程会提供必修的面对面的过程,但学生可以在自己任何喜欢的场所完成课程剩余的部分

    www.blendedlearning.org

    两点警示

    1 颠覆式可能对高中和初中课堂更有影响,初高中课程标准化程度较高。小学可能成为延续性的创新课堂

    2 传统观念的改变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学校的作用

    一方面要确保学生掌握涉及重要活动的核心知识,一方面又要让学生参与这些活动来填补知识空缺。随着课程和教学向网络的迁移。学校开始发挥独特的作用

    3 社交和课外活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法:几种翻转课堂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zq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