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

作者: 巧说诗语 | 来源:发表于2024-02-26 19:45 被阅读0次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略带三分拙,兼存一线痴;微聋与暂哑,均是寿身资。”这也是他进行心理调节的口诀,他认为:只要反复体会,甚至可以用此方法来抵挡疾病。在我看来,这里边有大智若愚,也有难得糊涂。

或许知道李渔的朋友不算多,但他写的《笠翁对韵》和《肉蒲团》,大家应该听说过。除此之外,他还写过许多戏剧作品,同时也是一位戏剧理论大师。

李渔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他是东方古典休闲文化的集大成者。

我们今天说的这本《闲情偶寄》,是李渔晚年回金陵时所写,本书汇总了他毕生的生活经验,堪称古代文人的生活小百科。作者从饮食、养生、居家、器玩、种植、词曲及演习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心得和思想,表现他的闲情逸致和生活艺术。林语堂曾这样评价此书:它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

李渔是一个雅俗共赏的人,他的一生经历十分丰富:他身兼诗人、酒徒、色鬼、剧团老板、园艺家等角色为一身,办过芥子园,写过畅销书,他喜欢品琴、赏花、化妆、烹饪、听曲、演戏、养生等等,很有生活情趣,是一个极其有趣的人。

他拥有高雅的艺术情趣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将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玩味得情趣盎然。他钟情于生活、致力于生活,更能把生活的点滴美好,宣之于众。

李渔在经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也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他爱吃螃蟹,为了满足这个口福,他让家人专门把吃螃蟹的钱,提早给他准备出来。为了省灯油钱,他经常凿壁借光;为了日夜都能赏花闻香,他就在蚊帐里边搭花架;为了省钱,为了自己的爱好,他费尽了心思,搞各种发明创造。李渔虽穷且抠,但他在自己喜欢的东西、兴趣爱好上面,却不那么吝啬。

总之,这本书里有不少生活小妙招,都是作者在没钱的情况下,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挖空心思才想到的。这本书似乎也提醒了我们:并不是非得在物质富裕之后,才可以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如果你是个有心人,且善于动脑筋,你就可以想办法拥有。

他还说:最古老的东西,莫过于书,因为它符合了古人的心思面貌而流传。读上古三代的书就像对着上古三代的人一样,读黄帝和虞舜时代的书就像对着黄帝、虞舜时代的人一样。除此之外,就都只是物品而已。

虽然《闲情偶寄》中的某些观点有些过时,个别看法也不够准确,尤其是他对待某些花草和女人的态度,不太适合现代人的眼光。但不可否认的是,书中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还是很浓厚的。大家阅读时,完全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相关文章

  • 闲情偶寄

    一直觉得自己是个非常幸运和幸福的女子,从小被家人宠到大,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弟弟妹妹。 最近老妈回来了,又回...

  • 闲情偶寄

  • 闲情偶寄

    有人认为井盖象征着陷阱,觉得新人从上面经过会意味着“失财、失福”,因此用红纸盖上图个吉利;贴喜字和贴井盖要同时进行...

  • 闲情偶寄

    读书虽然可以使人有知识,但不一定能使人有胸怀;虽能使人知荣辱,但不一定使人有勇气,也不一定使人有骨气。 ​​​

  • 闲情偶寄

    当初汉字简化时,什么人能想到六十年后的中国,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和事竟然被不幸而言中?!这是巧合还是......? 漢...

  • 闲情偶寄

  • 闲情偶寄

    盛夏时光,坐在老家屋檐下吹着夏日难得的凉风。 墙上串串青色的葡萄挂满斑驳的墙面, 院中繁茂的石榴树上挂着累累的小灯...

  • 闲情偶寄

    没有安排的悠闲周末。晨起,例行公事的期中家长会后,酣畅的午睡缓解了一周的案头疲劳。来到天台乘凉,一周的时间,小菜苗...

  • 闲情偶寄

    人不会永远在一个水域,有人留在溪流小河,有人停在湖泊浅滩,而有的人,注定要去大江大海, 一直不明白一个...

  • 闲情偶寄

    这是连续第十篇了,现在每天早起时会暗自盘算今天写点什么呢?昨天半个小时敲出来一篇文章,朋友夸我厉害,然后说我有灵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情偶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az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