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我们迎来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易经》中规定九为老阳,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重阳”一词,最早可能出现在战国时期屈原《远游》诗中“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积集九重阳气进入帝宫,探访旬始星参观清都天庭。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
一般来讲,华夏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大多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象及历法等人文自然内容有关,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的丰富的文化内涵。重阳节有着久远的历史,先秦时期,各地习俗尚未融合流传,重阳节习俗活动几乎没有看有文字记载。现存有关重阳节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之《季秋纪》“(九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仓,祗敬必饬。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记载古人在九月以庆祝丰收为名祭祀天地神灵、祭祖的活动,用来感谢天地、祖先的馈赠。
重阳节的一些习俗最初可能源于西汉宫廷,据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宠爱的戚夫人死后,侍奉过戚夫人的婢女贾佩兰,侥幸逃过踢死得以存活下来,被逐出宫,许配平民段儒为妻。据贾佩兰描述,九月九日,重阳节。宫中“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同时《西京杂记》也记载“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可见汉代宫中的这些习俗,成为重阳习俗的雏形。
最晚在三国时期,重阳节已经衍变成固定节日,人们以为“九九”寓意“长久”,在这一天享宴高会,祈求长寿,并效仿屈原“夕餐秋菊之落英”,用菊花制作节令菜肴。魏文帝曹丕给魏国大臣、著名的书法家钟繇书信《九日与钟繇书》成为对重阳节的经典表述:“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是月律中无射,言群木庶草,无有射地而生。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飧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
重阳节在唐代中期被正式定为节日,有大家更为熟知的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及孟浩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至宋代更为盛行,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参与的节日,节日习俗与饮食更加丰富多彩,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宴聚。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面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又以粉做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周密《武林旧事》“重九”及吴自牧《梦粱录》“九月 重九附”中对宋代重阳节亦有类似的记载。
明代,重阳设宴之风更加盛行,登高习俗更加浓厚,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清代,风俗依旧盛行。发展至近代,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意义,1989年,我国政府将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自魏晋以来,逐渐形成的登高、饮宴、佩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等重阳节习俗活动,在传承发展中,重阳节又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代代流传,设宴敬老、饮宴祈寿逐渐和传统孝道伦理相融合,成为当今重阳节日活动重要主题之一。
(因篇幅原因,九月九漫话重阳糕改做下一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