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林
在疫情肆虐的当下,各种媒体,网络纷纷发表为武汉加油,为抵抗疫情发力的文章,文人们顿时绞尽脑汁,寻找灵感,慷慨陈词,其中不乏荡气回肠的锦绣之作,也免不了一些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
当然水平各异,观点不一,良莠不齐也属自然现象,十个指头不一般齐也是善意满满的中国人可以接受并认可的客观理念。
然而当今天读了一篇何三坡老师的《观察武汉疫情的十三种方式》,还是不由得感到眼前一亮,不觉间有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动。
看了这篇文章,我顿时为当今的文人(包括我自己)感到汗颜。当今的文坛存在着一个通病,鸡汤泛滥,报喜不报扰,只知鼓励不知鞭策,只唱颂歌,杜绝棒喝,有些平台甚至把审稿这个识别文章优劣的重要环节交给那些所谓智能的冰冷的机器,一些说了一点点儿真话的文章顿时冠以有敏感话题,或违背系统有关规定的罪名被删除或锁定,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过敏态势。
于是那些为了混口饭吃的文人们不得不随波逐流,在无病呻吟的鸡汤大潮里趋之若鹜,人云亦云……
所以何老的这篇文章,犹如一枚投放在死水微澜中的炸弹,顿时让干万读者的心中波涛汹涌,感慨万千!在何老的笔下,一些社会的弊端,人性的劣迹、诟病被赤裸裸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让人或惊悚,或脸红心跳,彷徨、愧疚,只至有了一丝的幡然醒悟。
我前几天也写了一篇文章,虽然不能跟象何老这样的大家们相提并论,但仔细揣摩了一下,觉得题目还勉强说得过—《疫情发生时,需要鼓励更需要鞭策》,本人郑重声明:也许水平欠佳,写不出那种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锦绣篇章来,但决不是标题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