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乃轮回生命的常态。如果对痛苦没有正确、深入的认识,就不会寻求解脱。痛苦并非凭空而来。根据佛陀的开示,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我执。要真正止息痛苦,只能从破除我执入手。所谓我执,是指认为自身以及外部世界都是无需观待条件而绝对和常一地存在的,即对无常的抗拒。
事实上,万事万物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坚实存在,而是依赖各种内在和外在的条件一刻不停地生灭,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也就是无我和无常。
何谓“无我”?指事物不具有绝对的自性。但并不是虚无主义(虚无主义认为世界,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目的以及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质价值。)事物之所以无我,是因为它随缘生灭,缘起则生,缘灭则灭,这便是因果。具备无我的见地之后,经过反复观修、体认,我执便会逐渐弱化。
何谓“无常”?佛陀说诸行无常,指一切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的。仅通过字面含义我们仿佛能理解这句话。但落实到实际日常体验上,我们便认为无常仍然是指事物不按预期或喜好发展时,令人懊恼、愤慨的状况。究其原因,是我们不够谦卑,不肯完全放下心中的傲慢和成见去认识无常。
“无常”即人生常态,不分好坏恶善,也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遭遇”。如果我们认为某些无常是好的、可以接受的,而某些无常是坏的、不可接受的,那么说明我们并没有真正领会诸行无常的深义。如果我们认为某些事物、现象理所应当比其他事物、现象更具恒常性,那么我们也没有真正领会诸行无常的深义。实际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凡因缘和合的事物都会耗尽,都是无常的,没有例外。
佛说:“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这便是指世间万物皆由因果勾连结合而产生。随着因缘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因缘的消逝而消逝。
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因果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我们往往只能看到无限的因果相续中有限的某个片段。当事物的来龙去脉在空间或时间的跨度上超过了目前的认识范围,人们很自然就会怀疑是否凡事真的有因有果。实际上,因缘一旦成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果报显现。也即凡人所讲“善恶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这个世界看上去千头万绪、混乱无章,充满不可思议的巧合和令人费解的冲动,但其实每个人都被业力牵引,各自造作因缘,各自感受苦乐的果报,不会有错漏。
佛教里称一切行为、言语、思想为业。业是动态的,言行产生后果,后果引发新的言行,如此因因果果前后相续,构成一股势能,不断有新的因缘加入其中。虽然其整体趋势很难改变,但新的因缘却能增强或削弱它的力量。
比如有一些人今生修持善法、修习空性,本来后世将转生恶趣的业便在今生成熟,在投生为人尚有取舍善恶的自由时感受恶报的痛苦,了结一段恶性因果,以后便不会再受此一报。同时,因为此生受恶报时,内心怀着善意的发心,也就开启了新的良性的因果。如果新的因缘本身力量足够大,完全改变业的趋势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须潜心修行,永远不要嫌太早。
那么,真正的“修行”意味着什么?修行不是去追求神秘的体验或为获得某种超常的功能,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能给自他带来安乐的精神品质,也就是说,要关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让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快乐。所以,修行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一是替其他众生着想,二是为此而采取转化内心的实际行动。
情绪是内心活动的外部呈现。我们在面对不同情境时,产生各类情绪是正常的,其中包括负面情绪。负面情绪是指会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的内心活动,属于修行过程中的障碍。如愤怒、仇恨、嫉妒、贪婪以及焦虑、抑郁、恐惧等等。如果能够调伏内心的负面情绪和思想,外在行动自然会随之改变。
调伏这些负面情绪是可以做到的,因为产生负面情绪并非我们的本性使然。如果这些负面情绪是我们的本性,我们就不可能有喜悦的时候。但事实上,我们不仅能感受喜悦,而且在愤怒的时候还能知道自己正在愤怒,这说明意识与情绪不完全是一回事。
所以说,我们可以凭借意识去调伏负面情绪。对此正道便是“安住当下”。比如生气时最好的克制办法就是对自己说:“原来我正在生气啊!”
“安住”的意思不是压制和否定,而是觉知和接纳。人不可能没有负面情绪,但我们须觉知、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要体现在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上。那样我们就不会被各种情绪牵着鼻子走,就会自觉调整自身行为,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为何是修行的用意?因为人类互相依赖才可以共存,排斥他人不是我们的目的,人与人之间不曾分离。我在《找到心中的神:发现思维幻觉》一文中提到:“分离感是我们的思维幻觉。除了与自我分离之外,彼此分离的感觉促使人类对别人做出许多他们不会对自己做的事情。不懂得怎样对待别人,其实等于不懂得怎样对待自己。所以无论是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世界各国的政治、社会系统中,反复地制造出各种不受欢迎的后果,比如嫉妒、暴力、贪婪、傲慢等行为。”
相信自己与万物是分离的,这样一个错觉强化了人心的冷漠,让人不觉得自己应该对他人、社会和整个世界承担什么责任。因此从主观上,人们把拥有尽可能大的独立性看作为成功的标志。有私家车、自购住宅、独立办公空间等等,尽可能地不想容纳别人。有人因此认为能否过得幸福完全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只要有能力满足私欲就行了;至于其他人是否过得幸福,也与己无关。
而从客观上,与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相比,现代社会里人类的相互依存度实际提高了。我们生存的基本条件——衣、食、住、行,每一样都依赖他人的劳动。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发达普及意味着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可以更多地与他人共享资源。每个人的思想、言行都可能会影响到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合作共存,不仅是出于良善的愿望,更是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此时矛盾便显现:一方面人类的生存更具依赖互助性;而另一方面人们以为自己很独立,以为经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以为自己可以无视他人的生活甚至自然环境。所以我们变得贪婪、极尽索取,情绪变得焦躁不安,也引发了各类天灾人祸。比如各类现代病症、气候异常、洪涝灾害……
“与人为善”要求我们以谦逊的姿态去发现他人亮点,对他人给予我们的点滴帮助心怀感激,而不是受缠于一时负面情绪的影响而排斥、迁怒于人,那是不理性的行为,属于偏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