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作者: 沁词 | 来源:发表于2023-08-12 13:36 被阅读0次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这首词咏调名本意,是为送别友人陈令举而作。

全词立意上一反旧调,不写男女离恨,而咏朋友情意,别有一番新味。

此词上片,也紧切七夕下笔,但用的却是王子乔飘然仙去的故事。据刘向《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王子乔,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被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于山上见柏良,对他说: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颠。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苏轼此词上片,借这则神话故事,称颂一种超尘拔俗、不为柔情羁縻的飘逸旷放襟怀,以开解友人的离思别苦。发端三句,赞王子乔仙心超远,缥渺云天,不学牛郎织女身陷情网,作茧自缚。一扬一抑,独出机杼,顿成翻案之笔。缑山,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子,指王子乔,因为他缑山仙去,故云。凤箫两句,承不学句而来,牛女渡河,两情缱绻,势难割舍;仙子吹箫月下,举手告别家人,飘然而去。前者由仙入凡,后者超凡归仙,趋向相反,故赞以不学痴牛呆女。

下片写自己与友人的聚合与分离,仿佛前缘已定,事有必然。据东坡《记游松江》(《东坡志林》卷一)说:吾昔自杭移高密,与杨元素同舟,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苏轼于熙宁七年九月从杭州通判移任密州知州,与同时奉召还汴京的杭州知州杨元素同舟至湖州访李公择,陈令举、张子野同行,并与刘孝叔会于湖州府园之碧澜堂,称为六客之会,席上张子野作《定风波令》,即六客词,会后同泛舟游吴松江,至吴江垂虹亭畅饮高歌,坐客欢甚,有醉倒者。但作者不是径直叙写这段经历,仍借与天河牛女有关的故事来进行比况。张华《博物志》载一则故事说:天河与海相通,年年有浮槎定期往来,海滨一人怀探险奇志,便多带干粮,乘槎浮去。经十余日,至一城郭,遇织布女和牵牛人,便问牵牛人,此是何处。牵牛人告诉他回去后问蜀人严君平便知。

后来乘槎人还,问严君平。君平告以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算年月,正是乘槎人到天河之时。词人借用这则优美的神话故事,比况几位友人曾冲破澄澈的银浪泛舟而行。槎,即竹筏:客槎,一语双关:明指天河的浮槎,暗喻他们所乘的客船。尚带天风海雨,切合浮槎通海之说。煞拍两句笔墨落到赠别。相逢一醉是前缘,写六客之会:风雨散、飘然何处,风雨承上天风海雨,写朋友分袂,各自西东。一醉是前缘,含慰藉之意:飘然何处,蕴感慨无限。

相关文章

  • 鹊桥仙 七夕送陈令举 苏轼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们传统的七夕节,在它背后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大约可以追溯到西周时代。在那个等级...

  • 曾令琪/行香子•戊戌七夕

    行香子•戊戌七夕 曾令琪 天上飞仙,地上流连。鹊桥望、锦字...

  • 随园雅集第298集|鹊桥仙 七夕

    本集荣誉榜 诗魁:司马轻衫,作品《7.鹊桥仙 七夕》 副魁:盈盈,作品《2.鹊桥仙 七夕》 1.鹊桥仙 七夕 星河...

  • 七夕,有雨敲窗

    七夕的清晨,就着漫天的雨,读《鹊桥仙》。 鹊桥仙 宋.杨无...

  • 鹊桥仙.七夕

    鹊桥仙.七夕 文/高令亚 风生笛远, 相思梦长, 灯草微明欲睡。 无眠怨女想情郎, 暗慕那,鹊桥厮会。 银河灿灿,...

  • 七夕

    盼七夕,盼七夕,七夕一到梦相惜。 鹊桥仙,鹊桥仙,鹊桥相连梦相牵。 牛郎情,织女意,一生相惜好福气。 千人赞,万人...

  • 鹊桥仙•七夕琴梦

    鹊桥仙•七夕琴梦 文/明白人 20200820 07:08 秦筝巧弄,鸾弦深处,七夕鹊桥仙步。 相逢总在月明时,...

  • 25‖有哪些适合发朋友圈的短词

    1 常视自家未必是,少议他人闲是非。 2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苏轼《鹊桥仙·七夕》 3 愿你熬...

  • 星辰大海

    1 常视自家未必是,少议他人闲是非。 2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苏轼《鹊桥仙·七夕》 3 愿你熬...

  • 喜欢的诗句…

    1 常视自家未必是,少议他人闲是非。 2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苏轼《鹊桥仙·七夕》 3 愿你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hw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