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里各种晒新年吃喝玩乐的时候,来回顾一下我的元旦假期。
2019元旦假期的关键词有三个:作业!作业!作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你们懂得哈!别误会,我不是中考生、高考生以及他们家长,只是小学一年级新生的中年老母!
假期作业量到底有多大呢?刺激老母撰文以记。咱们就来描(tu)述(cao)一下。
语文120个生字,每字写4遍,注拼音,组两词,还要把笔顺也写出来,顺便说一下其中笔画在5画以上的占80%。这样说,各位看官可能还是没有概念,那么换个方法。常用生字本每页90个字,每本、页,孩子愣是写了一本半。
这还不算完,还有4张试卷。有人说小学一年级试卷能有多难,写一张用不了半小时。但看到下面这张试卷时,我瞬间石化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6335/5814d65ab0f9e4ac.jpg)
尼玛!居然能有这种操作!整张试卷都是看图写话,写话,话,话,话……不明白什么是看图写话的,请自动替换成看图作文,要求每张图片描写不少于3句话!
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能脑补出孩子磨磨蹭蹭,妈妈河东狮吼的经典画面。但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就是来吐槽的,或痛斥中国教育之弊病的,对不起,您错了!我更想说的是面对这样的现实该怎么办?关键内容请看下面。
做为一个中年老母,在高考指挥棒的大教育背景下,相信谁都会遇到这种问题,通常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有什么办法呢?现在学校不是都这样吗?硬着头皮写呗!”是听到最多的回答。也许大部分家长会不情愿地选择被动跟随完成。但我们真的没有选择了吗?其实被动选择也是选择,那么为什么不把选择权拿在自己手上?
所有的问题其实都可以设计成选择题。面对如山的作业首先要做选择,完成还是不完成?选择不完成或部分完成也无可厚非,只要你对孩子的知识掌握程度心里有数,愿意承受老师在家长群里直接或间接的批评,以及对孩子的“另眼相看”。
在我家的做事原则里,目前作业是必须完成的,相信也是大多数家庭的选择。那么下面的问题就变成了怎么完成?
第一,化整为零
我观察了一下孩子的写字速度,大概在每小时15个字左右,那么120个字分为三天完成,每天写40个,需要3小时,再加上一张试卷,需要4小时。分成上下午各两小时。
连续写孩子肯定会很累,而且到后面注意力就不集中了,效果不好。所以每写1小时,我会让他休息20—30分钟,休息时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样上午9点开始写,到11:30任务就完成了。
第二,给孩子安排整块放松休息的时间,制造欢乐峰值。
比如,这个假期刚好蜘蛛侠上映,孩子很想去看。那就安排好时间带孩子去看,这样在其他的时间里孩子写作业反而会效率特别高。假期体验也会很好。这样的体验我在三天里安排了两次。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作业抵触的也许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先稳定自己的情绪。
在看到那么多作业时,首先产生焦虑的其实是父母,但我当时把这份焦虑控制住了,没有传递给孩子。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这几天的作业稍微多了一点点,但只要安排合理很容易写完。所以全程孩子没有产生抵触和焦虑,并对写作业这件事很用心,每天关心都有什么任务,自己操心写没写完。连我都有点惊诧于孩子的自律。也许是我们太低估孩子了,他们并不像我们想得那么幼稚,给他们信任,还我们惊喜。
当假期结束,我问孩子开不开心的时候?他肯定地回答——开心!开学后,看到老师批改孩子的作业,正确率很高。庆幸当时没被焦虑的情绪控制,选择不理性的方式处理问题。
当遇到亲子问题的时候,记住,你有权选择怎么处理,不吼不叫依然能解决问题,效果还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