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的火、十五的灯(2019版)
【解放路披上节日盛装】
当西陵庙会在宜昌解放路步行街紧锣密鼓的开场,云集路上张灯结彩、灯火通明的时候,就快过年了。宜昌民谣说得好:“年来了,是冤家,儿要帽子女要花,公公要肉敬菩萨,婆婆要米打糍粑;还有刚过门的小媳妇,也要穿一件新花袄子回娘家。”
【到处都是买年货的人】
都说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明知道“有钱不买腊月货”,可随着春节临近、年味渐浓,宜昌人所说的“忙年”的头等大事就是买买买!都说“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其实,无论男女老少,谁不期盼着在春节阖家团圆?谁不期盼着“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呢?
【云集路火树银花不夜天】
宜昌东部平原水乡与西部丘陵山区的地域差异,加上以土家族为代表的土著和主要以移民成分构成的汉人的传统不同,不仅决定了宜昌文化的多样性,也由此衍生出迥然不同的岁时节令习俗。而由于“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也就在宜昌区域内形成了对春节的“过法”各有所不同。
【1970年土家族婚礼】
比如山里的土家族就与住在宜昌城里的汉人在“过年”的时间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会提前一天,称为过“赶年”。一种说法是明朝,湖南永顺土司奉命出征,三千将士提前一日过年奔赴前线,大败倭寇,立了“东南战功第一”。后来为了以示纪念而形成风俗。另一种说法是为了防止汉人偷袭便提前一天过年,以后渐成习俗。据说湘西、鄂西有的土家人过年后,全家老小还会背上衣服、被子等物,满山坡奔跑和躲藏。那是不是现在常说的预演?
【那些年回家过年的游子】
关于过小年到底是哪一天,中国的南北也有所区别。北方是腊月二十三,南方是腊月二十四,在上海则把三十头一天晚上称之为小年夜。在宜昌却参差不一,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都有过的。据说有“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之说。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功名的,可以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究竟源出何处,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不过,宜昌人都把“大年三十”说成“腊月三十”,不知这算不算宜昌特色?
【年画 欢天喜地】
再比如说,腊月三十(除夕)最隆重的莫过于团年。注意,宜昌人只说“团年”而不说“年夜饭”,这也与中原文化有所区别。按照风俗,出嫁的女儿可以回娘家吃团年饭但不能留在家中守岁,所以宜昌不少人家的团圆饭是中午吃的,以便女儿吃完饭后回婆家和丈夫家的人晚上一起团年,可女婿和外甥却可以光明正大地留下来,是不是有些奇怪,真是应了宜昌的那句老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宜昌如今的团年饭】
当然,如果家里全是儿子,团年饭就会在晚上万家灯火之时举行,一家人团团围坐,边吃边谈。宜昌史学界的前辈易祜回忆说:“年饭一般要用‘三全’(全鸡、全鱼、全鸭)、‘三糕’(鱼糕、肉糕、羊糕)、‘三丸’(鱼丸、肉丸、藕丸)等。当然,吃团圆饭也不会忘了已故的人,通常都会在桌子最上方(俗称上席)摆上碗筷和酒杯,这摆放也是有讲究的,筷子必须搁在碗的上边,表示已经让他们吃过了,然后把杯子里的酒倒在地上。在吃团圆饭之前,要放鞭炮,这时是要非常谨慎的,因为鞭炮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来年的运气。”
【宜昌人所说的“腊货”】
因为民族、环境、习性和信仰的不同,所以宜昌过年的风俗和内容丰富多彩,各有特色。不过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宜昌而言,范围不过就是“纸糊的宜昌”城内那占地1200亩左右的城区加上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现在的陶珠路)这一片新开辟的商埠区,充其量再加上北门外正街靠小河(现在称作三江)那一片老商埠区。对于居住在这个区域内的人而言,过年的风俗就和于曙峦先生在1926年所说的那样:“社会上对于岁时节序均有其习俗,照例执行,少花样翻新之改革。业无论农工,人无论新旧,多无跳出此圈者。”
【你儿家里是团年之时发压岁钱吗】
关于腊月三十,于先生是这样说的:“除夕更桃符春联,设酒肴,家人聚饮曰‘团年’。子弟拜家长曰‘辞年’,击锣鼓曰‘闹年’,家中器具均用纸钱贴挂曰‘散岁’,达旦不寐曰‘守岁’,以银钱给小儿曰‘压岁’,饭兼数日之炊曰‘宿岁饭’,又曰‘隔年陈’。”是不是说得头头是道?
【东山寺周边的坟堆】
于曙峦所在的那个时代,腊月三十团过年,家里的小字辈就会带着鞭炮、纸钱、蜡烛去城外东山给死去的长辈上坟,那是一种祭祖仪式。油灯会被风吹灭,所以多用皮纸糊成的灯笼。除夕之夜,东山坟堆的点点星光与宜昌老城的万家灯火相映成趣,人们除了击鼓鸣锣放鞭炮,还有小贩“发糕、发糕,越发越高”的叫声此起彼伏,购糕者十分踊跃,形成宜昌城一道独有的风景。
【旧时的火笼】
不过,年三十家家户户极为重视的除了全家在一起吃顿团年饭之外,就是越烧越旺的火了。过去是柴火灶,年三十家家蒸煮煎炸,灶膛的火哪有不旺的?现在往山里走,还能找到旧时城里有过的那种火笼屋。高高的房梁上吊下根铁钩,一把黑黢黢的炊壶里翻滚的开水多得没处装,就任它这么咕嘟咕嘟地沸腾着、冒出缕缕蒸汽,劈好的柴火架在一个大大的老树兜上烧得劈啪作响,升腾的火焰就会发出呼呼声,旺得很。
【火盆 钢炭 火钳】
到了半个世纪之前,宜昌城的板壁木屋大多变成了砖瓦房和多层住宅,柴火灶逐渐被煤炉所取代。到了腊月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会生一盆木炭火。不过宜昌话把木炭说成“白炭”,还把质量好的“白炭”叫做“钢炭”。计划经济时期,到了春节期间就会按人头发票,所以家家户户都有。一盆白炭火,火越旺越好,象征来年的日子更火红。等过了十二点,可以去“挖窖”(宜昌话,便是睡觉的意思)之前,要用热灰仔细地将炭火盖住,以保证大年初一起来以后火还是燃着的。
【当年,费翔的这首《冬天里的一把火》红遍全国】
大人们都喜欢一家人围在火盆边,磕磕瓜子、吃吃杂糖(当时凭票供应的糖果点心的统称)、拉拉家常,看看电视,聊聊过去一年的国家大事,自然也有对于来年的展望,火旺兴致也旺。可是在腊月三十的晚上,哪一个孩子会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也就是宜昌话说的“心像猫抓的一样”。听得大人一声“出去玩吧”,就和大赦的战俘一样心花怒放,抓起一把瓜子、杂糖就跑得连影子都没有了。
【孩子们聚在一起放鞭】
那个时候的孩子没多少零花钱,可是到了腊月三十的晚上,孩子们会把刚从长辈手里得到的“压岁钱”统统换成鞭炮和烟花。还会凑钱买一封大鞭,然后不厌其烦的将那一长挂鞭拆成零散的,找一根香、或者是父亲口里的香烟去噼噼啪啪的放鞭。女孩子喜欢玩那种在夜里绽放五彩缤纷的小型烟花,男孩子最喜欢的还是那种“冲天炮”,一根细细的小木棍,上面有一根引线和一个鞭炮装置,点燃之后,冲天炮就会和火箭一样利用后推力一冲而出,带着一连串的尖利的呼啸在很高的空中爆炸,那样的喜悦一辈子都不会忘。
【三十的焰火】
到了上世纪末,在举国一片祥和喜庆的气氛中,在一波接着一波,经久不息如海浪气势的爆竹声和一个个在空中绽放的礼花亮光中,时光不知不觉就到了午夜,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已经有了一个或大或小的电视屏幕可以收看央视现场直播的春晚,可以准确地知道零点的降临。
【宜昌本世纪初期大年三十的烟火】
等到十二点还差十分的时候,整个宜昌中心城区的所有人就会不约而同地涌到楼顶、阳台、街上去放鞭炮,鞭炮会从年前放到年后,直到零点十分之后。整个宜昌城就被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巨大的火药的烟雾所笼罩,经久不息、经久不散。三十的火就真的很旺了。
【1930年的“出天方”】
普及一下知识,1949年后,我国才真正采用公元纪年制,所以大年初一头一天在过去的文章中被称为“元日”。于曙峦介绍当时的过年风俗是这样的:“宜昌元日陈酒醴,燃灯烛,子妇夙兴,各盛服祀神,男子出门行礼,谓之‘出天方’。子女拜家长,亲友互相拜贺,三日市无交易,地不扫除,禁水泄地。初三烧门神纸,十五制糯粉为丸,名曰‘元宵’,晚张灯禧,自初十至是日,有少年辈,饰妇女装,做采茶之状,歌唱作态,金鼓喧阗,又裝演杂剧,舞为‘故事’,并出龙凤走马各灯颇行熟闹。”这就把宜昌春节的全过程都说清楚了。
【1981年的葛洲坝大江截流】
不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川军和鄂军、北洋军和北伐军在宜昌打来打去,日本人又接踵而至,加上内战爆发,就和于先生所说的那样:“因时局不靖,当道禁止,(元宵节)已无旧日之盛矣。”再想一想我所知道的后来的宜昌元宵节盛况空前,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个时候的宜昌因为三线建设增加了不少大厂,葛洲坝工程局带来了十万新增人口,使得原本不过十多万人的峡口小城一下子扩大了一倍多,都说人多好种田,其实人多了节日也就更热闹了。
【年画 闹元宵】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春灯节。这一天也是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我国本土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还有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这样,“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于是,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日子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可以看出,当年铁路坝边的柴场还未拆】
宜昌素来就有“三十的火,十五的灯”之说。也就是腊月三十晚上全家人欢聚一堂的时候家里的火一定要旺,“年”才不敢进来;正月十五的灯不仅要多,更重要的是要“闹”,那样才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将会是一个美好的年份。既然要“闹”,就要一个大大的公众场所,宜昌人俗称的“铁路坝”自是不二的选择。
【宜昌人民广场欢庆春节】
那个时候夷陵广场还叫人民广场,也没铺上草坪请勿践踏。平时就是运动场,到了元宵节,有关部门就会在那里举办龙灯比赛。一下子就会从四面八方涌来几十条颜色各异、大小不同的龙,还有纺织行业组织的“母龙”。当然还会有舞狮表演,记得某一年有一舞狮的组合居然能在锣鼓声中摇头摆尾的爬上摞得高高的七张八仙桌,那可是真功夫,看得人瞠目结舌。
【墙上挂着的是那个年代里的宣传标语】
那个时候还没有琢磨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整个广场虽然被蜂拥而来的观众围得满满当当的,可是除了卖甘蔗、卖瓜子的小商小贩,少有大型商业机构抓住那个商机。倒是那时刚开始发行彩票,元宵节就是一个机会,即开型的,中了大奖就把那个人架上汽车,披红挂彩,在中心城区的街上显耀一番。实话实说,不像中状元后的“跨马考官”,倒和过去枪毙犯人以前的游街示众差不多,也是好笑了。
【宜昌街头的大头娃娃】
元宵节那一天,宜昌的大街小巷从早到晚都会响起激昂的锣鼓、悠扬的丝竹和高亢的唢呐声,当时经济形势很不错,加上国泰民安,宜昌的企事业单位,从央企到街办企业、包括宜昌县(现在的夷陵区)里的一些单位都有舞狮舞龙队,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就会倾巢出动。
【企事业组织队伍上街表演】
那些舞狮的大多是沿街向各个商家摇头摆尾的送恭喜,就会有红包送出,鞭炮迎接;而那些长长的舞龙队就会用插满彩旗的汽车装着锣鼓、穿着运动服或者民族服饰的队员们一路十分神气地举着龙灯步行到党政机关去拜年。当时,地委行署在桃花岭,市委市政府在红星路,县委县政府在西陵一路,敲锣打鼓的转一圈,宜昌的中心城区也就走完了。
【文艺团体慰问到工地】
除了那些举着龙灯拥着狮子的年轻小伙子每到一处,腾挪跳跃,上窜下跳,前滚后翻,耍尽十八般武艺、七十二种变化之外,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们也不甘示弱,“打连箫”、“大头娃娃”很受欢迎。尤其是宜昌话叫做的“采莲船”左摇右晃,俏丽的采菱妹莲步轻移、花枝乱颤;“蚌壳精”在一边开开合合,泼辣的船家女前冲后突、撵着人转,煞是好看。停下来尖着嗓子唱“采莲船儿(哟哟),来得忙呀(呀嚯嘿)”之时,一人唱众人和的场面屡见不鲜。
【有谁能认出这是宜昌的哪条街】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宜昌各大剧场会有各种形式的文艺演出,陶珠路上解放电影院门口等待“接飞票”(宜昌话,就是期待能买到别人的退票)的也很多,西陵公园(那时还不叫儿童公园)、工人文化宫(福绥路)和文化馆(解放路与二马路交叉处)里都会举办灯展,也会用一些红红绿绿的纸条写一些灯谜供那些最强大脑们流连忘返。
【如今的中山路口舞龙灯】
可是当时最热闹的还是得数宜昌第一街——解放路,看龙灯的人山人海、川流不息,这边刚刚送走一支队伍,那边路口就锣鼓喧天的又响了起来,看热闹的人就像潮水般的涌来涌去,即使鞭炮就在头顶爆炸也不离不弃。国人的图腾是龙,元宵节那一天要的就是灯,而龙灯将两者合为一体,所以就成了当时最受人欢迎的节日活动。
【手机举起,快门按下】
想想那个热闹的场景吧:鞭炮噼噼啪啪响起的时候,金色的龙珠一举,龙头马上就扬了起来,它会威风凛凛冲着龙珠穷追不舍,于是,十几个、乃至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就抖擞精神开始舞动龙灯。龙在最开始显得有些笨拙,可是随着活动,越来越生龙活虎,越来越上下翻腾,不一会儿功夫就舞成了一个巨大的环状,于是就有了红龙的红、黄龙的黄,尤其是如果分属两个行业的两条龙在解放路上碰头,十之八九不会相让,就会通过舞龙一拼高下。
【双龙戏珠】
那是一场决战,鞭炮不停、鼓点就不能停,鼓点不停,龙灯就不能停。舞龙的人舞累了,就会有候补队员顶上去,可以换人,可是龙灯依然在翻腾起舞。也就在这两强相争的紧要关头,时常还有妇人抱着粉面小儿在龙灯身下穿闪而过,舞龙人见多不怪,知道那是借以祈求免疫避灾,是宜昌龙灯舞的特有现象。而当龙灯舞到最好、最紧张、最高潮的时候,看热闹的就会爆发出一片叫好声,舞龙人也会发出一阵阵呐喊,看得人热血沸腾、气冲霄汉。那种热闹场面如果不是亲临其境就绝不能感受出来。
【赏灯、猜谜】
“闹”完元宵,晚上就是赏灯。正月十五那一天各家各户、街面商铺都会悬灯于自家门前;寺庙、园林、广场等公共处所,更是大张灯彩;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会在大门处用柏树枝扎成彩楼,挂上彩灯。所以,日落之后,整个宜昌城万灯齐放,连片连城,红光耀天。那些灯彩造型五花八门,孩子们手里提着的灯就更加丰富多彩了。那个时候,天上一轮明月,地上音乐飘飘,观灯的游人如潮,那就是真正的歌舞升平。
【年画 猪年吉祥】
回首历史长河,展望宜昌未来璀璨,宜昌石头在预祝大家春节快乐、阖家幸福之际,也希望每一个宜昌人都和宜昌话说的那样:腊月三十火烧得旺,正月十五花灯闹得好。借用刘德华的那句家喻户晓、十分喜庆的歌词向各位看官、各位亲朋、各位好友说一声:“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采。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礼多人不怪”!(修改于2019小年之时)
999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