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今日说F,有个案子很精彩,吸引我追了两天。
什么案子呢?有人假装买房,骗取了银行上千万的房贷资金。
这事发生在上海,时间大概是两三年前。银行贷款审核那么严,他们怎么做到的呢?
这里有一个利益链条,牵扯到甲乙丙丁等人。
乙是北方某地一些农民,从来没在银行贷过款的。甲找到乙,说他想在上海买房,但没资格,让乙假装买房人,事成后给几万块钱报酬。
丙好像是房产J工作人员。他们中有人出具一些虚假资料,把乙包装成有资格在上海买房的人。就这样,他们如法炮制了若干起买房过户。
丁是卖房人,这里我重点要说说丁。
丁是一对小夫妻,他俩有高学历,从前在上海某单位拿着高薪,还曾打算出国。小夫妻俩在上海买过一套房子,碰上房价暴涨,他俩把房子卖了,赚了100多万。
男的心想,这钱也太好赚了,于是辞了工作,干起了房产中介。为了赚快钱、发大财,小夫妻先后在上海某小区买了十几套房子,梦想着房价继续上涨,他俩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了。
谁知,后来房价下跌了,不好卖了,这下他俩着急了,这样下去,房贷快要供不上了。
就在这时,甲找到了丁。他们合伙虚报房产总价,骗取了银行高额贷款。
丁实际上并没有多拿钱,但他也会受到惩罚。让人唏嘘,原本那么好的工作放弃了,为了挣快钱变成阶下囚。
甲拿着乙的身份证,办了数张信用卡。用透支来的钱边还着房贷,最终戏演不下去了。
甲和丙受到F律的制裁也是罪有应得,只是乙太傻了,J方找到他们时,才知道自己背负了巨额债务。为了贪那点小便宜,让自己一辈子翻不了身,还影响到子女的前途。
所以呀,不义之财不可取呀!
其中,得到好处费,包庇他们的银行工作人员也被开除了。
一场案子,发人深省,主持人说,这些人都是为了贪财,想挣快钱,所以才触碰了F律底线。
甲还在里面狡辩,他说如果房价不下跌,银行就不会发现,房贷供不上,也就是把房拍卖了。不管下不下跌,他的行为已经是骗贷。
这群人胆子也太大了,真是害人害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