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人活着的时候是柔软、柔弱的;人死了之后,身体会变僵硬。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万物、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软的,随着风来回飘摇;当草木死了,就会干硬枯槁。确实,草活着的时候柔软,因为它内部充满了汁液,汁液可以不断往上面输送营养,每一根草的分支里都能被滋润。当它死了以后,没有营养往上输送,里边没有汁液,只剩下外面的纤维组织,所以变得又硬又脆。
老子通过观察这两个生命现象,得出一个结论——“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意思是坚硬的东西都属于走向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存活的一类。
此处老子把万物归为两类:柔弱的和坚强的。
无论动物还是植物,当它有生命力的时候,有液体滋润的时候,它的组织是柔软的,如果失去了汁液,生命力也就丧失了。
古人形容生命力,说是阴阳合和之气,是一种精气,人的肢体里有精气才得以运动,呈现出柔软的状态。如果精血或津液都丧失了,阴阳合和之气没有了,人就会死亡,整个组织也会变得僵硬。
因此,这种合和之气、滋润的物质,是生命的基础,外面的纤维组织,只是外在呈现的一个框架而已。一旦丧失内质,外面的框架是没有用的。
老子在此是讲什么是根基,什么是外在的东西,并不是单纯地讲草木动物,而是打个比方,是说我们的生命或者一个组织的运行,核心是那些柔弱的、能滋润大家的东西。比如关爱等道德方面的东西,这些才能真正让组织有生命力。而那些看似坚硬的东西,都只是最后一个层面的防护而已,如果单纯依靠它,没有道德的滋润,就是“死之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