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清代张潮《幽梦影》
曾国藩说过一句话,人生莫惧少年贫。
一时穷困,不意味着一生穷困。多少寒门十年苦读,走上庙堂封侯拜相;多少布衣熟读万卷书,最终笔落惊风雨。
宋濂小时候家境贫寒。可他喜好读书,家里没有书读,他就借书来抄。天气寒冷,墨汁都结冰了,手也冻得僵硬了,他也不曾停歇。
为求得名师指点,他踩着几尺深的积雪到远方求学。他走过深山峡谷,冻裂了脚,衣衫褴褛,饥不果腹。到了书院,还经常被老师大声斥责,毫无脸面可言。
即便如此,宋濂从未放弃过努力。数十年的孜孜不倦,使他终成明朝重臣,摆脱了贫困。
明洪武十一年,宋濂已告老还乡,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访,宋濂便将这一生的经历写成文章《送东阳马生序》勉励他:有多少耕耘,就有多少收获。
没有人能轻而易举地打破阶层禁锢,所有的光彩背后必然是日日夜夜的勤勉。
如果一个人吃不了努力的苦,只能沦为平庸。沉住气,慢慢熬,你想要的生活总有一天跟你不期而至。
注:本文来源于今日头条洞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