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2013年,我教历史第一年做的一个报告,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了,如今重新看,觉得很多底层的思维仍然不变,依然适用于当下的高考,因此今天发出来。
大家,下午好!
在当下的中国,无论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多么响亮,无论新课改开展的形式多么新颖,高考,作为不可改变的指挥棒,注定要成为我们思考所有教育教学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正是基于此,我今天所做报告的题目便是《面朝高考,春暖花开》。
当然,仅仅是面朝高考,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俯下身子认真审视高考,仔细研究高考,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力争研究出高考的规律。
那么,我们该如何研究高考规律,两条路子,一条是理论上的,研究《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一条是实践上的,研究具体的高考试题。两条路虽有所不同,但殊途同归。
首先,就让我们从理论上来探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教学研究的依据,但是,根据同样的《课程标准》,却编出了四套教材,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北师大版,而且这四套教材对于知识的处理还是有所不同的,比如经济中心的南移,在人教版中只是只言片语,一带而过,而在岳麓版中,却是一个重要的只是专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此可见一斑,对于课程标准的解读,如此,对于《考试大纲》的解读,自然也是如此。考试大纲作为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专家命题和师生备考的依据,我们来看看,他具体是怎么要求的,1、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仔细品味这其中的关键词,学科素养、学习潜力、学科思维、学科方法,这些都是很宽泛的词,给人的自然是一种很宏观的感觉,如果你去随便一个老师,请问你们的学科素养是什么?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又是什么?我想,很多老师都回答不上来,即便是回答上来的,也是一个人一个说法。那么,有人自然就会发问,《考试大纲》就没有更明确的表述吗?有,这个真有!具体到四个能力,由低到高分别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个能力是高考的考察目标,也就意味着,任何一道高考试题必然要是对某种能力的考查,为了让这个能力考察目标更加清晰,《考试大纲》特意在四项能力后面补充了12项具体要求,于是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四项目标,十二项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这个东西,我倒背如流,但是,背诵只意味着识记,要想理解透彻就很难了,而即便是我理解了,我还不能确定,我所理解的跟专家理解是否一致?在同一个课程标准的要求,竟然出了四个版本的教材,那么对于同一个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考试大纲,自然也会引出因人而异的解读,这也就是所谓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练武之事,拳来脚往,孰强孰弱,立判高下。而对于文史的解读,却很难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比方说,前几年新课标全国卷的历史人物评说试题,选取的是曹操和钱玄同,而这两个人物在三本必修和六本选修中基本就没有出现过,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中更是没有出现,于是,老师们就质疑,说试题超纲了。专家们的回答是,“高考考查的是能力、过程和方法,并不是具体的知识,更没有必要非得以教材和课标的知识为依托,这样子考查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倡导的。”我们一线的老师针锋相对,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释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这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规定,也就意味着高考试题要注重对考生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考查,同时,教育部在深化高考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高考考试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落实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的原则,如果不顾考试范围,随意选取知识,老师和学生将如何备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到现在为止,想通过理论的研究来推演出高考规律,这条路似乎走不通了。不过,还好,我们还有一条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来研究具体的高考试题。
2014年高考一结束,我就迫不及待的从网上找到高考试题来做,做完之后,我自信满满地搜答案,结果却发现,答案太多了,百度文库里有,新浪博客里有,而且各不相同,后来我才弄明白,这些答案都是个人传的,能大胆的上传自己的答案,无外乎两种人,一种是一线历史老师,一种是比较专业的历史爱好者,但很遗憾,高考答案一下来,就发现,大家都是错得横七竖八,我也错了三个,对于这个数字我很受打击,于是我就找了一个认识的历史老师,让他也做了一下,结果他错了四个,比我还多一个,虽然知道我不是最差的,但我非常困惑,为什么老师们做高考题的水平这么不堪呢?如此下去,难道是老师们的学科素养还不够好吗?于是,我就邀请我同学当中读书最多来做这套高考题,当时在四川大学读研究生现在在华中师大读博士,他是典型的历史研究性人才,他做完题后把答案发给我,不愧是研究型人才,不仅有答案,还有做题的推理过程,可惜,就是结果不理想,也错了4个,我就纳闷了,难道我心目中最有历史素养的同学还没有达到高考的标准,于是,我就有邀请我大学的老师,复旦大学的博士来做题,做过之后,我弱弱的问了一句:“怎么样?”老师发来了一个窘迫的表情,并感叹到,现在的高考题的确有难度。我也不好再继续追问,估计最少错三个。这是老师们的做题情况,而学生的做题情况,固然有很糟糕的情况,但个别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却要胜过老师,这现在已经成为全国普遍的情况,对于我们学校还不明显,生源质量比较好的学校,老师做题不如学生非常常见。那么,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要想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研究一下高考真题,接下来,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探究,我要随机请几位老师来做几道题?不过大家不必紧张,因为这些试题,专业的历史老师都没有做对,所以,做错了完全没有关系。
看似回归教材,实则,考的还是逻辑推理能力,这不仅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更是符合史学发展的趋势和我们当下的国情,现在,易中天正忙着写三千七百年的中华文明史,在接受采访时,他特别指出,他要用侦探小说的方式来写历史,而侦探小说最大的特点便是严密的逻辑推理,其实,平常我也总是对学生说,做题就像断案,你看狄仁杰断案总是带着李元芳,福尔摩斯总是带着华生,柯南总是跟着毛利小五郎,他们所处的环境是一样的,为何总是前者道破天机,而后者总是在前者道破天机之后表示恍然大悟,这固然是必要的戏剧衬托效果,但深入分析你会发现,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别,是因为前者能够从复杂的环境里提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整理,从而形成严谨的推理。刚才我们剖析试题的过程不也是如此吗?
逻辑推理能力很是重要,但前提是你要有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因为,我们的试题都是材料题,要想提取有效信息,当然要读懂材料,第一点尤为重要,根据相关的信息统计,高考失分的第一大项便是阅读能力不足, 那么总结一下,高考失分的关键便是以下三个方面:
1、阅读能力欠佳
2、逻辑思维能力不足
3、主干知识掌握不到位
这三点也正好是我们学生的不足之处,那么,该如何解决呢?
我们的策略是:
1、考什么,教什么,强化主干知识,大胆舍弃次要知识。
高考的考点大概有600多个,但新课标全国卷目前只考了一百多个点,而且,其中很多店都是重复考查,宋朝繁荣的商品经济,明朝中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戊戌变法等等,考点没有太大变化,变得只是考试的形式,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变来变去他依然是孙悟空。
2、怎么考,怎么教,研究试题规律,总结做题技巧。
孙子兵法有言:凡战者,以正和,以奇胜。常规的备考自然要有条不紊的进行,而做题技巧的总结和传授,可谓是决战高考的奇招,比方说,经常有试题会问,什么什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的应对技巧就是一句话,根本原因找经济,看四个选项,哪个是是经济因素就选哪一个,屡试不爽!现在,高考出题专家可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辛辛苦苦出来的一道题,你一句话就解决了,这怎么行,于是,现在的高考题就很少有直接问根本原因的了。但是,我们总结的还有其他技巧,比方说相似项排除,两个或三个选项说的是一个意思,那肯定排除,因为我们的试题是单选题,比方说,你很漂亮,你很美丽,你长得不错,你的太丑了,只能选你长得太丑了。
历史是一条河流,而不是一条瀑布。
这是我对历史的认知,我觉得,历史的发展是沿着因果逻辑,以量变质变的形态往前逐渐推进的,不像瀑布那样飞流直下,一瞬间斗转星移,即便是看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那也是宏观历史的一个阶段性转变,且这转变前面有着长久的铺垫,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历史这条洪流当中,个人的命运渺小而软弱,我们无力阻挡,只能认清现实,有时,能在滔滔洪流中寻找到片刻的安宁便已经心满意足。
无论是置身雾霾,还是面对疫情,都希望大家能够看到远方的一片大海,那是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远方,我们一起守候,一起等待,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一起努力地微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