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到现在都觉得有点恍惚,很多事情误打误撞。和中福提出想办一次展览,得到意想不到的支持;与师友商量,给了太多的鼓励;同事用了听雨雅集四个字,觉得贴切且喜欢;这个四季的想法,也是因为前次刚好是九月初。
一步一步,给人有规划的印象,其实并没有太看清前路。只是把这些年的想法,包括比较小的,象写几句对师友的印象,都先落地,然后慢慢改善。大概是年岁渐长,身体提示可做事情的时间,并不那么多。也需要保持做事的一个常态和规律,否则手生。
杨兄至今还是闻其声不知其面,拜当下交流方式的日新月异。之所以听到过声音,是在某直播平台上的一次野拍。好像不少拍卖公司,早年多多少少走过这条路,那是先行者。
野呢,大概是自嘲没有正规许可,不过整场看下来,方式和价格也有点不走寻常路。杨兄相当随和,基本顺着几十位参拍者的意愿。这是书面语言,如果用人话说就是,怎么着都行,太好说话了。
在近期关注的野拍和正规网拍里面,出价算踊跃的,感觉也没什么幺蛾子。只是最终价格,还是心疼杨兄的真诚几秒钟,大多数实拍的结果,都不算太理想。
只是踏踏实实喜欢,经营。问有无堂号,说没,实名行走。
杨兄
古玉的味道,
蛮难用言语描述的,
大概也是迷人的地方。
有时说的是形,
有的时候,却是色,
有各种流传下来的称谓,
譬若黑漆古。
也有婉拒的朋友提出意见,
为什么以明清中古为主,
公开办展,以尽力开门为诉求,
还是要避免麻烦。
工具不是那么先进的话,
很多琢制却另有一种匠心,
和拙朴,
比如削方为圆。
工艺会留下痕迹,
玉材玉质也会,
特殊的时期,碍于阻隔和限制,
反而留下特征。
说过几次,喜爱和琢磨,
照片也能反映一二,
细节和光气,
非反复不能实现。
专题系列中藏品,恭迎届时莅临观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