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友友在纳闷:之前发的帖子中十之八九是关于植物的,最近却一改画风,为什么十有八九不是写植物了呢?
诸位看官有所不知,俺最近在“躲夏”,在“避暑”,户外活动锐减。
沪上今年夏天简直是邪了门了,突出表现为奇热无比,以至于冠绝天下。7月上旬,那时我还在赣南,沪上的温度夸张地达到39度,冲到了热搜榜前列,好几个人开玩笑说我躲到深山老林里,完美错过了这波高温。到了8月1日,全国2418个国家级气象监测站监测的数据显示,上海徐家汇站等3个监测站监测的数据包揽了全国的前三名。
啧啧!眼下上海俨然成为最热的那个“火炉”了。小时候,我们常常说武汉、南京、重庆是三大火炉,再后来出现了“四大火炉”、“新四大火炉”等说法。看来看去,算来算去,除了福州外,其他基本上是长江沿线人口数量比较多的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具体指向就是在武汉、南京、重庆、长沙、南昌、杭州这几个城市里不同的排列组合,各种版本里都没有把上海列进去。经过了2022年上海有过的7个40度以上高温日,加上今年很可能破纪录,如果有人再评出一个最新的四大火炉,估计上海是没跑了。
7月上旬的沪上高温我回避了,回来后正好是几天的雨,温度也下来了,稍微热了两天,台风“格美”一连6天送来凉爽的海风,甚至有几天早晚在阳台躺椅上还得撘上床单才不至于受凉。一晃,居然前前后后有十七八天过着相对舒服的日子。然而,到了30日,台风的前奏和余波都不在了,温度逐渐攀升,到了8月1日,最高温突破了40度。8月2日,依然突破40度......
如此一来,上海徐家汇监测站152年来共监测到了22天(截止2024年8月1日)突破40度的高温日。我在上海生活了整整42年,只有2次没有见证,那就是1934年的2天,其他全部见证了。具体地说,就是2009年1天、2010年1天、2013年5天、2016年2天、2017年3天、2022年7天、2024年1天(截止到8月1日)。我见证的这些高温日,全部发生在21世纪,更准确地说,全部发生在最近的15年中。换言之,上海徐家汇监测站152年历史中最近的10%时间里监测到的40度高温日占到了有史以来全部数据的90%以上。
气候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大冬天,不用穿皮夹克、戴手套,自然是舒服了,但大热天,即使男同志赤裸着上身,只剩下一条短裤,如同北方或中部部分地区“膀爷”的装扮,也是受不了。
今年沪上40度以上的高温日仍然在持续增加中。大家知道,今年的三伏天时间比较长,前后三个阶段,共计40天。目前的上海只是处于今年高温的第三波,这一波大约在8月6日结束,然后在8月中旬还有第四波,在8月底9月初还有第五波。如果以8月1日为界,三伏天才走过40%,考验在后面。
极-端高温与严-重少雨同时存在,人们不仅感受到热,还有闷。8月1日晚上躺在阳台,竟然没有一丝风,都晚上八九点了,躺椅上仍然显得有点滚烫,以至于2日我都不敢继续在阳台了。出门就是一身汗,稍有不慎,可能就会中暑,尤其是像咱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如不注意,危险性会大增。这样的环境下,岂敢在户外久久逗留?人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包括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一切需要,如睡眠、饮食等)第一,安全需要(含身体健康)次之,至于户外走马观花、走亲访友等偏于精神或社交成分的需要则不是最优先的。
网上有人发帖,说33度到42度之间每上升一两度对人体的影响如何如何。这些是不言而喻的,不看也知道。比较而言,超过38度就非常难受了,更不要说40度朝上。度过高温日,多喝白开水是必不可少的,在我看来,一日三餐的绿豆粥配上雪菜毛豆或咸鸭蛋,或许食物与水分同步吸收了。这个时候,人们习惯于躲在空调房间,事实上也不宜久留。隔夜的饭菜最好不要吃了,不然一冷一热刺激了肠胃。大热天,人容易烦躁,这个时候保持心平气和尤为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