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发展中,企业就像是一面镜子,它从侧面展示着社会的千姿百态。随着近年来华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发展,华为已经成为一家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性企业。 华为以及任正非的一些理念,影响着我们这些还在路上的公司。
《华为传》读后感 上我从三个个方面说一下我的一些感受。狂人任正非和他的企业的发展阶段、华为体系化的打造以及华为下一步面临的问题、在华为身上我们值得反思的问题
《华为传》读后感 上狂人:任正非。
预先取之、必先与之。
上帝想要给一个人比常人多的东西,一定会先从他身上拿走他最难割舍的东西,让他内心遭受打击,让精神和肉体在濒临崩溃的边缘行走。 任正非也是这类情形,43岁了,失业了,失业不久离婚了,上帝已经从他身上拿走了他在乎的所有,剩下的一无所有。
任正非是偶然进入程控交换机领域的,他和当时几个小伙伴不同,他已近没了退路。 军旅生活练就了他,注重纪律、团队合作、执行效率,在任何时候,任何困难面前,他都会勇往直前,而且一个43岁的人该有的自我约束和团队意识全部被他运用到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当中。
《华为传》读后感 上这本书对我冲击挺大的。
1.一个企业的思想和文化,本质上是创始人的思想和观念决定的。 我们崇尚什么团队就在乎什么,我们打击什么大家就会远离什么。
2.经营企业和居家过日子有相同的地方,但是差别还是很大的。居家过日子不用斤斤计较,但是企业花钱必须精打细算,我们要在计划内花钱,把握重要因素。
3.狼性,很重要,做一件事、拼尽全力一定要把他攻下来。重视结果。
华为几次转型
《华为传》读后感 上第一阶段, 扎马步,做交换机。
任正非是从做程控交换机起步的,华为设计的第一款交换机BH01,是24口的用户交换机。随后自主研发了JK1000,然后是C&C08 2000门交换机,然后李一男研发出了万门交换机。
随着产品的不断升级,华为的竞争策略也在转变,农村包围城市、与当地电信局捆绑营销、提高服务质量,等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这个行业国内只剩下“巨大中华”四家国内企业。此时的华为已经有了开始逐鹿时代舞台的机会。
第二阶段,团队初具模型。
任正非把地基打牢之后,开始进行猛烈扩张。首先,与美国的贝尔公司争夺市场,其次,去阻击“港湾”,港湾是开发了万门机的李一男创办的,爱将变为敌人,最后被华为收购。任正非没有让他的铁骑停下来,紧接着去攻击加拿大的通信制造商北电网络,然后把美国的“朗讯”驱逐出了市场。
华为通过一次次与竞争对手抗击,不断把自身做大,这个时期任正非在做大体量。虽然华为随后越来越强,但是纵观华为这三十年的发展,这个时期,是华为团队价值观形成时期,也是任正非对内部领导、市场、竞争对手、战略、战术等进阶的时期,与这些对手的抗击,使华为和任正非变得强大。
第三阶段:抢占全球市场。
国内有很多优秀企业,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知名度很高,但是走不出国内市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自身的实力还不够强大;另一方面,是他们不熟悉海外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习俗。 华为先开拓了香港市场,然后进军俄罗斯,然后是非洲和拉丁美洲,再然后去拓展了中东和亚洲市场,紧接着切入到欧洲市场。
《华为传》读后感 上华为在全球开疆拓土,使自己一点点融入到全球的发展中,在这个过程中,华为解决了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的问题。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一家世界级的大企业。
但是这么大的体量,团队沟通、内部管理、财务体系、持续创新,这些因素都是制约华为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