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老爹爱吃鱼,所以每次做鱼,老妈只吃鱼刺和鱼头,剩下的鱼肉如果一顿吃不完那就留着下顿给老太爷热热吃。因为这事儿我们做儿女的说了好多次,想了好多招都没用,俺老娘还声称,鱼肉嚼起来跟木头渣子似的没有鱼头香,搞得我现在都弄不懂她是真爱吃鱼头还是一辈子养成习惯了改不了了。
老公是个心细的人,今天到市场买菜时跟我建议说:咱们今天买两条大鱼,中午做一条,晚上做一条,这样老太太总该吃几口吧。“恩,好的。”我们一拍即合。中午大鱼上桌,我们看着老爹狼吞虎咽、老娘蜻蜓点水,老公就赶紧说:“中午这条大鱼必须消灭光,因为晚上那条比这条还大。”随后,把盘中的鱼给每个人都平分了。我用余光看着老妈碗里分的鱼迟迟未动,心想到了你的碗里不吃也得吃。再看看老爹经过了刚才的大快朵颐,这会儿吃鱼的速度明显慢了,一边吃一边念叨:吃了一辈子鱼还是吃不够,啥东西也比不上鱼肉鲜美。这时,老妈顺势把她碗里的鱼夹到老爹碗里。

我指着老爹面前摆着的那堆吃过的“鱼”,对老妈说:“妈,你看看他已经吃了那么多了,再说这么好的鱼哪有他这么个吃法的?全都浪费了”。七十多岁的老太爷美其名曰爱吃鱼但是不会吃鱼,他吃鱼不挑刺,直接夹到嘴里嚼一嚼然后连肉带刺都吐出来了,面前堆着的就是嚼剩下的鱼肉和鱼刺的混合物,高高的跟小山似的。
我本来这么说是为了激将老妈吃鱼,没想到人家反应的可比我快,把老爹碗里的鱼拿回来慢慢的把里面的鱼刺挑出来,趁着我不注意,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又重新送到老爹碗里。嗨,这时候我就像点燃的炮仗“噌”就冒火了。家里家外、大事小事,打我记事儿起都是老妈在忙乎,付出的最多,享受的最少。我们小辈都特心疼她,想着法儿的补偿她,她却“不领情”。她的不领情就是我的导火索。逢点必着。
以前看过杨凤池老师一篇《成年子女和老人的矛盾化解之道》,里面对新老观念的和而不同给出了一些建议:有些事情改变不了,我们必须学会包容,在充分认同的基础上去谅解。尤其是要防止我们自己在面对父母时又陷入儿童状态。从现象上看,是一个成年人在和一个老人对话;从心理学的潜意识来看,是一个成年人在和一个孩子对话。通常容易出现的状况是一个小孩和另一个小孩对话。
现在的我平静下来了,觉察到我的“梗”来源于那个情绪化的小孩。小孩不明白,吃鱼有梗,错在鱼?错在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