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杨绛《我们仨》

杨绛《我们仨》

作者: 吴青音 | 来源:发表于2019-01-13 12:50 被阅读0次

耳有所闻很久了,一直托词考研,不曾阅读。今日退求其次在电子屏幕上看来,依旧字字入心。

情至深处,忍不住两行热泪刷刷落下。“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

到我读这一本书,我才知道杨绛与钱钟书是夫妻。我以为作品不应该由我概括和总结,因我只不过是从中获得了一点点而已,我并不能很好地解读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想要一窥究竟的人,都应该读原作。他处只不过是附带衍生而已。

开篇竟是一个长久的梦。这样长,这样久,让我分不清楚梦里梦外了。在梦中走失,突然就不见,无论如何叫喊,如何奔走,如何求助都于事无补的绝望,倒是如临其境早有同感。

那是他留给她的梦,一个“万里长梦”。在梦里,她送了他一程又一程,与他挥手一次又一次,看他走了一段又一段的路,水路。他在古驿道的水上,一叶扁舟,孤身一人,疲倦地,艰难地等着她与女儿的看望。一日又一日之后,女儿也因腰病犯了,住进了医院。她每日白天去码头与他相守,夜里回到客栈化作或轻或沉的梦,洞悉女儿的一切情况,白天再讲与他听。终有一日,她与他在渡头看到女儿微笑着走到船舱来。他让她对女儿说回家去,回到你家里去,你自己的家里去。女儿笑眯眯地答应了。于是女儿走了。先于父母。再不久,他也走了。那日清晨她醒来,看见有人拿着船上的东西,她急匆匆赶去渡口,小船不见了,太阳落到山的那头去。

这送别到了头,这梦也完结了。

这至亲之人间的离情别意,生生横插在心头,在杨绛朴实平白的语言间,刺痛眼睛,与心。厚重而着实的痛,压得我快要喘不过气,只能流一流泪,缓一缓。

日子越久越是明白,生离都不可避免,何况死别。越是深沉的感情,越是无语可言。他们仨就这样走散了。剩下她一人将往事细细数来,吃酒下茶,温暖余生。

他们的一生是幸福的,至少,笔下所描绘的是。即使波折苦难一直都有,但只要他们三个在一起,总能有很多乐趣,日子总能快乐。这便是最感人至深的了吧。因生时的情之深,别时才会更加难分。不放心,不舍得。这苦痛与这幸福一道,牵连着旁人一同哭一同笑。一世生平,三言两语草草可记,但置身其中,却只能一日紧挨一日,慢慢过活,个中滋味,难诉他人。

文字之力就在于此吧。以我之言,传之他意,素昧平生,同感共鸣。

相关文章

  • 学习优秀

    杨绛先生——《我们仨》

  • 读《我们仨》

    读完《杨绛传》,又读了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很多情节是重复的,不过还是坚持读到最后。写《我们仨》是杨绛先生重温了...

  • 《我们仨》:能成为一家人是一种福气!

    1. 这两天在看杨绛的《我们仨》,因为钱钟书,我喜欢上杨绛,因为杨绛《我们仨》,我爱上了钱瑗。 今年,他们仨在天堂...

  • 从《我们仨》看杨绛如何经营婚姻

    从《我们仨》看杨绛如何经营婚姻 这几天,看了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看后久久未能平静。一直在想着书中杨绛娓娓道来的...

  • #第二周#《我们仨》——平凡生活中的最温暖的爱

    这周队友推荐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一直都没有读过杨绛先生的书,这是第一本。 《我们仨》是杨绛在2002年92岁高...

  • 《我们仨》读书笔记

    书名:《我们仨》 作者:杨绛 简介:《我们仨》是杨绛女士在92岁时所著,该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

  • 《我们仨》- 钱钟书和杨绛的“探险”

    《我们仨》- 钱钟书和杨绛的“探险” 来源:《我们仨 - 杨绛》 1、介绍 樊登读书会: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录...

  • 杨绛先生,你不必再一个人思念。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是杨绛先生《我们仨》最后一章的标题。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女儿、爱人相继去世以后,撰写的自...

  • 《我们仨》读书笔记(更新中)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晚年著作,语言平实朴素,感情却娓娓道来。 再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备受感动,只看目录前面的几...

  • [书评]我们仨

    书名:我们仨 作者:杨绛 2017.1.6 深夜,一个人捧着书,静静地落泪。杨绛的《我们仨》,用情至深而语言至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绛《我们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wk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