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们的一生几乎可以一眼望到头。最主要的需求就是丰衣足食,并没有无穷无尽的消费品让人追逐,衣服的款式材质也很少。勤劳致富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实现,可能也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学而优则仕的可能性也很小,普通人家想要培养一个科举仕子,往往要倾合族之力而不可得。
因为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生活现状,所以古人都是谋万世的。凡夫俗子为子孙,超拔之士为苍生。“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为万世开太平。”“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作为一个70后,我小时候虽然也过了几天苦日子,但从懂事起就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了。成长的环境不同,想法和行为模式自然就有区别。所以我小的时候所见所闻最多的情景就是上一辈的人摇头叹息:“现在的孩子们,唉…”
我在这种氛围里长大、变老,然后又对着90后、00后的孩子们摇头叹息。我有时候想,现在的孩子们连明天都懒得考虑,能宅在家里就坚决不出门。真的很难看出来他们即将扛起实现“第三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旗。
我的心情是如此急迫又如此无奈,以至于忍不住发了很多牢骚。发着发着突然想起了我的小时候,那时候老一辈的人天天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到底还是你们的。”言下之意透出浓重的不放心,害怕世界会毁在70后的手里。
现在想来,我成长的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相对于现在,还是一个慢节奏的年代。90后的成长主要发生在新世纪,这对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世纪。00后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不需要像当年,要上网就得去网吧。现在的网络已经彻底摆脱了电脑,变的无处不在。
回到最初,古人谋万世,可能真的是因为受限于时代,他们的努力无法实现立竿见影的变化。现在为什么不说谋万世?因为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别说万世了,明年是什么样子都很难说。罗振宇前年还在讲黑天鹅事件,去年黑天鹅事件就已经成了常态。
崔健三十年前就唱着“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我始终坚信这世界不管变化有多快,总会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人性。这也是几千年后我们读诗经的感受,也是几百年后我们读巴黎圣母院的感受。
想到这里,我只能相信将来的世界即使我不能理解,但是它一直在进步。我的外甥今年参加工作了。他是00后,他还算懂礼貌,对我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尊重,尽管他说的有些话我听不懂,但他还能跟我说。我的父母就比我郁闷多了,因为代沟太大,他们之间对话非常困难,我只好在中间充当翻译的角色。更要命的是他们完全无法接受对方的理念,矛盾又集中在我这里,逼的我只好不断的切换立场,以求各方的感情都得到安抚。
有一天,我也很可能会对眼前的世界完全无法理解,为了避免这个局面,我正在努力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