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觉到的一切,不是一种原生态的复制,而是一种创造。通俗地讲,声音、色彩等等,都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由你的大脑创造出来的。此感觉非彼感觉
我经常问学生:“什么是感觉?”多数人会自信满满地告诉我:“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听到这个答案,我会再追问:“我们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都是感觉吗?”
这个时候,那些不求甚解的学生会给予肯定的回答,而那些已经意识到这个定义存在问题的学生会发懵。只有少数肯动脑的学生能够回答:“不,我们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并不都是感觉,有时候可能是记忆。比如,我们回忆起了看到过的一种物体的颜色,虽然反映的是这个物体的个别属性,但这种心理活动已不属于感觉而属于记忆。”
结论是: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却器官的物体的个别属性。
这样的答案,似乎已经很完美了,因为教材上就是这样写的。可你是否想过,任何教材都受到时间的限制,过去认为是对的,现在却改变了认识,也就是说你所看到的教材已经过时了。比如,《精神病学》教材,既往将抑郁发作概括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三低”症状,现认为这是重度抑郁发作的典型症状,部分抑郁发作患者并不具备。目前认为抑郁的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和快感缺失,可伴有躯体症状、自杀观念和行为等。
新版的教材又是如何定义“感觉”的呢?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是这样说的:“我们将感觉(sensation)简单地定义为一种被激活的感受器(如眼睛或耳朵)创造某种神经信息模式的过程,这种神经信息模式在脑中代表了相应的外部刺激,并且能够启动这种外部刺激的初期体验。”
其实,这个简单的定义并不简单,更不好懂。主要原因在于,这个定义中有个并不简单的词:创造!
你感觉到的一切,不是一种原生态的复制,而是一种创造。通俗地讲,声音、色彩等等,都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由你的大脑创造出来的。
也可能正是担心很多人会对这个定义做简单化的理解吧,人家作者特别强调:“请记住以下这一重要观点:感觉过程涉及将刺激转变为大脑可以理解的形式(神经信号),就像移动电话将电子信号转变为你能够听到的声波一样。”
但无论如何强调,这段话对诸多没有学过心理学或刚刚接触心理学的人都一时难以理解。
感觉有好坏之分?我前几天应邀为某会议的与会者们做了一个心理讲座。一如往常,我仍然从“认识心理现象”讲起,问了一个问题:“当有人给你打电话时,那个叫手机响铃的声音,到底是存在于你的手机上还是你的大脑里?”
提问的时候,我故意把三个词语加重了语气:声音、手机、大脑。
答案很有意思。很多人理解不了:声音其实不是从手机上发出的,而是在自己的大脑里创造出来的。从你的手机里发出的叫声波,那是一种物理现象,而声音则是一种纯粹的心理现象。要想理解诸如声音、色彩等心理现象——感觉,得首先知道:我们的大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只能接受或理解神经信号。
为加深理解,不妨去读读苏东坡那首禅味十足的《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然后思考:悠扬悦耳的琴声,是从哪里发出的呢?如果是从琴弦上发出,那么把琴放在匣中,无人弹奏,为什么又没有声音呢?如果说,琴声是从琴师的手指上发出的,怎么又不从他的指头上去听取琴音呢?
相信你会大有收获!
网友评论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心与心的聆听,最好的感觉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
那个事物,“就在那里,就在那里!”
而感觉,在我心里。
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
心有灵犀不点就通
我咋感觉老师都如此如此辛苦努力的为我点拨心理学知识了我还是很不通啊,愧对老师呢!
声音也是如此,物理学上,只是声波的震动。我们听到的声音本身就是感受器换能作用的结果。甚至各种声音的意义也是我们自己感知的结果,比如有一次我们坐听声音编故事活动,同样一阵脚步声,有的听了想到犯罪分子感到害怕,有的听了想到亲人回家,觉得高兴。存在就是被感知。但我们的感知却不是必然的存在。这让我觉得佛家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其实是对大千世界的具象描述,站在这个角度,很多以前想不通的事情现在全都释然了。
作者:心语花香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df500b992680
來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手指弹动琴弦产生声波,声波经由感觉过程转化为神经信号,大脑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最终产生琴声。
琴声由弹奏者心中发出,由听者大脑接收。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比如小时候听老人说你看小谁穿的水红褂子,可是我觉得那不就是红不拉几的吗?为啥叫水红?
我到现在也不理解,也不知道水红是啥颜色。😡水红是别人创造的,我不知道很正常。
说不定我说的柿黄也只有我自己懂,别人完全不知所云。
颜色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